众擎机器人。 (受访企业供图)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静娴
正当外界讨论人形机器人赛道是否进入“降温期”时,产业内却一派热火朝天。7月以来,国内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密集传出重量级消息:优必选拿下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智元机器人或将“借壳”上市、宇树科技启动IPO辅导,而资本市场也再掀高潮,京东一天之内出手三家企业,带动7月具身智能融资额再上新高。
这背后,是行业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线”的转折加速,也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从“亮相”迈入“交付”的深度跃迁。
收获最大单笔订单
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日前发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显示,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这是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
7月17日,优必选宣布Walker S2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并表示计划今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投入智能制造产业。
此外,7月13日,优必选也透露,其面向科研领域的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已收获百台订单,今年预计交付超300台。结合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Walker S2和商用人形机器人Walker C,为了更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大量需求,优必选向记者表示,正全力建设产线和扩充产能。
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正开始走出实验室,直面市场需求与场景落地挑战。多个来自政府、高校及大型企业的采购项目频繁披露,中标金额不断刷新纪录,预示着行业正迈入一个更务实、可交付的阶段。
半年融资超过百亿
从开年的春晚机器人群舞,到上半年的打功夫、侧空翻、马拉松,花活一个接一个频发,近期,随着人形机器人“炫技”视频发布频率有所下降,一度引发外界对赛道热度的质疑。然而,尽管舆论趋于冷静,资本市场热度不减。
7月截至21日,国内具身智能领域的融资事件数量就达到了16起,融资总额超45亿元。IT桔子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具身智能领域投融资事件数达114起,累计融资总额超145亿元,双双超过2024全年的92起和98亿元。
其中,仅7月21日,就有三家企业同日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众擎宣布,7月该司连续完成了Pre-A++轮以及A1轮融资,融资金额近10亿元。这将助推众擎在量产交付、产品矩阵拓展、具身智能应用落地等方面的强劲发展。日前,众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今年众擎已经收获了数百台人形机器人订单,正在抢时间交付中。
深圳逐际动力也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京东战略领投,并且将深化与京东在零售、物流和服务等领域的协同合作。
此外,还有位于杭州的千寻智能,宣布完成6亿元PreA+轮融资。
巨头押注具身智能
引人注意的是,这三家机器人本轮融资的领投方,都是京东。这也是京东切入具身智能领域以来,在具身智能领域出手最为集中的一次。
在如火如荼的具身智能融资大潮里,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美团、滴滴、蚂蚁集团等互联网大厂都曾出现在具身智能企业投资人名单中,而且在多轮融资中都是领投方。
美团则是最显眼的投资方之一,落子可谓早、快、稳。7月,位于北京的星海图接连完成A4轮及A5轮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其中,美团龙珠联合领投A4轮融资,美团龙珠、美团战投联合领投A5轮。
在业内看来,京东和美团在零售、物流领域等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为其布局具身智能提供了天然优势。
资本市场动作密集
除了不断加码的融资消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动作也愈加密集。从并购重组到IPO辅导,人形机器人企业正加速迈向资本化新阶段。
7月8日,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相关主体计划收购上纬新材66.99%股份。待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控人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CEO邓泰华。
该消息一出,不少业内人士猜测,智元机器人可能会通过“借壳”上纬新材,成为具身智能第一股。
另一炙手可热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也已经启动IPO辅导。据中国证监会官网7月18日披露,宇树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状态为“辅导备案”。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宇树科技注册资本3.64亿元,创始人王兴兴作为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合计控股约34%。据王兴兴6月透露,宇树科技年营收已超10亿元,估值突破百亿。
从“亮相”走向“上岗”,从“融资”走向“量产”,人形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展会舞台,走向真正的产业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