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珠海市举办新闻发布会,解读《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
据了解,该政策从降低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成本、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优质企业和产品、打造应用场景首发地等方面提出了11条措施,力争以最务实的举措、最优质的资源、最便捷的方式,助力珠海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正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随着全国算力网络布局加速推进,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算力券政策。
而聚焦到珠海来看,算力方面,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降低企业使用智能算力的成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实际购买算力费用的50%获得“算力券”支持,每年度最高可使用1000万元的“算力券”。
算法方面,一是设立总额最高1亿元的“模型券”,降低企业研发和使用大模型的成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实际购买大模型服务费用的30%获得“模型券”支持,每年度最高可使用100万元的“模型券”。二是对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的深度合成服务、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分别给予每个不超过2万元、25万元的奖励。
数据方面,对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三级以上认证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
珠海还进一步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具体来看,重点面向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灵巧手、高精度传感器、柔性关节、高功率密度电机等领域,组织“揭榜挂帅”专项任务,最高给予3000万元支持。珠海还对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80万元和100万元的奖励,加快培育一批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此外,珠海还将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对建设机器人数据训练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创新中心、RISC-V开源生态创新中心等载体,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还可以再获得最高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珠海还进一步深化应用场景创新开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在支持智能终端产品应用推广方面,聚焦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全屋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评选智能终端标杆产品,对每个入选产品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每家企业每年累计奖励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在支持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方面,珠海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万兆工厂等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项目,按不超过投入额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助。
在打造创新应用场景首发地方面,珠海鼓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技术、新产品在珠海“首发首秀”,对解决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需求并实际落地的优质解决方案,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
珠海还在强化融资服务支撑方面发力,发挥总规模8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基金作用,推动设立总授信额度不低于100亿元的产业信贷支持体系,创新推出“算力贷”“算法贷”等专属金融产品,并通过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的金融保障。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副局长张根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背后正是珠海大力推动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加快建设“云上智城”的体现。
张根介绍,本政策措施的出台,是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的重要部署。“接下来,珠海市将以更大力度推进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建设重大平台载体,拓展更广阔应用场景,加快形成一批高水平成果转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