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证监局始终坚持资本市场监管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监管首要任务,以“金融为民”为核心,持续优化制度机制,完善组织保障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权益保护,扎实开展投教宣传活动,全力构建“监管有力度、维权有速度、服务有温度”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为辖区千万投资者撑起权益“防护盾”。
一、“顶层设计”引领,构建投资者保护大格局
天津证监局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化落实机构改革各项工作部署,坚持高位统筹,系统谋划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多维度织牢、织密、织紧投资者保护之“网”,凝聚系统内外合力,推动形成齐抓共管投保工作大格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筑牢“四梁八柱”。精心搭建“1个投保领导小组+2家投教基地+4家行业协会+N家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投保组织架构,密切加强沟通协作,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行动等方式,探讨解决投资者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投资者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二是统筹规划布局,绘制“行动蓝图”。立足辖区实际,印发《天津辖区进一步做好投资者保护工作落实举措》,围绕日常监管、维权救济、投资者教育、科技监管等6大方面26项重点任务,将投资者保护贯穿资本市场监管执法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落地生根。三是凝聚各方合力,搭建“协作桥梁”。与天津金融监管局签订监管合作备忘录,将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等工作纳入合作事项,联合开展金融知识宣传等特色活动,做好宣教渠道共享、作品共享和平台共享;健全天津市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挥调解组织作用,共同协商处置跨市场、跨行业纠纷问题。联合天津金融监管局等4部门建立天津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在跨部门协同、投资者教育、信访事项会商等方面建立协商机制,制定年度天津市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方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二、“市场推动” 助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之基。天津证监局持续推动辖区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质量,增强发展韧性,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意识,让广大投资者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一是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打出“组合拳”。联合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天津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落实资本市场近期改革政策的若干措施》,提出6方面21项一揽子有力举措。2024年,会同地方政府走访20家上市公司,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和诉求建议,指导辖区上市公司用好增持回购再贷款政策,强化市值管理。推动27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48.36亿元,实施回购家数同比增长50%,实施金额同比增长58.87%。推动9家上市公司股东开展10轮增持,同比增长100%。二是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勇当“助推器”。积极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优质资产,组织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场监管委、北交所、滨海柜台交易市场等多部门推动辖区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行业龙头地位,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壮大。三是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奏响“和谐曲”。推动辖区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2024年,近8成公司实施现金分红269亿元,近5成公司制定并披露中长期现金分红规划。指导天津市上市公司协会开展走进上市公司活动10家次,推动上市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调研方式,持续加深与投资者沟通,辖区共69家上市公司召开2023年报业绩说明会。
三、“监管利剑”高悬,净化资本市场“生态圈”
针对内幕交易、操作市场等资本市场“毒瘤”,天津证监局坚持“零容忍”执法不动摇、不松懈,勇于亮出“长牙带刺”的监管利器,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精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增强投资者保护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一是坚持全链条监管,压实“责任链条”。综合运用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方式,进一步压实市场主体投资者保护责任,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2024年,对辖区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开展现场检查80余次,对经营机构相关负责人采取现场、电话约谈、督办700余次,有效督促市场主体及人员归位尽责。二是坚持“严”字当头,强化打击震慑力度。紧盯问题公司信息披露,对公司退市前未按规定披露年报行为坚决亮剑,杜绝问题公司“破罐破摔”,切实保护投资者知情权;探索与天津市有关部门就信息共享、线索通报等建立双向协作,快速查办1起老鼠仓案件;从严从快查办上市公司短线交易案,大幅缩短办案时限,形成高效执法链条;坚决“打恶”“打重点”,首次对操纵市场作出行政处罚,罚没金额近4亿元,不枉不纵,有效传递“零容忍”执法鲜明态度。三是坚持多管齐下,打通“执行梗阻”。秉承“查审执”一体推进思维,调动稽查处罚全链条整体力量,全力开展催缴与财产线索摸排。坚持催执并举,刚柔并济,强化释法说理,借助法院强制执行威慑力,提高违法主体缴款意愿,确保处罚执行到位。
四、“权益保障”护航,打造纠纷化解“快车道”
天津证监局着力构建证券期货纠纷化解多方协调联动格局,深化诉源治理,畅通诉求反馈渠道,持续优化调解服务,以更加高效、广泛多元的维权路径,提升辖区资本市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和法治化水平。
一是深化多元化解机制,编织“保障网络”。联合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等5部门印发《关于健全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协调机制的措施》,强化民事赔偿、强制执行等方面的协作机制,打通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推动天津证调委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天津分会签订仲调对接合作协议,整合仲裁与调解优势资源,拓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渠道。二是推动非诉化解工作,开启“便捷通道”。与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展座谈交流,积极推动“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做好重点案件调解工作,就辖区某历时12年证券服务纠纷,组建调解工作组,先后组织5次现场调解,最终以“专业调解+司法确认”方式成功化解该起纠纷积案。2024年,辖区共收到调解案件16起,纠纷涉及金额400余万元,和解金额100余万元,调解成功案件均进行司法确认,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三是畅通诉讼解纷渠道,构筑“维权高速”。建立特别代表人诉讼线索通报工作机制,加强多方协作与联动,推动泽达易盛特别代表人诉讼成功结案,7195名适格投资者获赔2.85亿元。加大对辖区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宣传力度,以案释法,充分利用辖区首单特别代表人“诉讼+和解”案例向上市公司作专题宣讲,引导上市公司进一步重视中小投资者权益,合规稳健经营。
五、“宣传教育” 赋能,培育理性投资者队伍
近年来,天津证监局强化统筹协调,整合行业资源,凝聚宣传合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传播矩阵,实施分众施策,针对不同群体差异化推送内容,持续提升宣传教育活动的覆盖面、精准度与实效性。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广拓投教宣传“辐射圈”。以“3·15投资者保护主题教育活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金融教育宣传月”“世界投资者周”等为契机,围绕新“国九条”、全面注册制、防范非法证券活动等主题,聚焦大学生、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群体,深入企业、社区、高校等场所,开展一系列突出资本市场特色、形式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2024年,全年常态化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2400余场次,覆盖752万余人次,开发原创投教产品近3000种,发放实体投教产品12万余份,电子产品点击量近8300万次。二是发挥资源优势,擦亮特色品牌“金名片”。充分发挥投教基地贴近一线、贴近市场、贴近投资者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社区网格化投教品牌活动,将投资者教育与社区网格化有机结合,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连续20年举办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活动,联合投服中心开展“了解我的上市公司-走进地方特色”京津冀系列活动,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展“踔厉奋发新征程 投教服务再出发”系列活动,促进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指导投教基地举办首届“津”财杯投教公益大赛、投资者保护赋能嘉年华暨第四届曲艺投教节,探索“沉浸式”宣传新路径,为广大投资者提供“看得见”的服务,开展“记得住”的活动,输出“用得上”的知识。三是加强协同合作,铺就国民教育体系“进阶路”。与辖区高校、会系统单位签署多份合作备忘录,持续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连续7年在南开大学开设本科学分课程,连续5年开设硕士学分课程,为大学生讲授资本市场基础知识和投资实践。关注“一老一少”,编印适龄金融教育读本,促进投教全覆盖。指导辖区协会、投教基地、经营机构面向13所中小学、35所高校、17所职业院校,开展证券期货专题讲座、座谈会、辩论赛等投教活动210余场次,覆盖学生超1万余人次。
未来,天津证监局将持续筑牢投资者保护防线,深化投教宣传创新,强化市场行为监管,畅通诉求渠道,优化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更有利的举措、更贴心的服务,全力守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燕云)
校对:苏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