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蒋炜2018-12-07 14:44

在16块钱买格力电器的人,被大家推举为价值投资者,大家认为他们买入真是神来之笔,根本原因是买入以后,很快就涨了3倍嘛!然而,在40块钱继续买入格力电器的人,价格既然已经上涨了这么多,在这么“贵”的价格上买入的人,应该是韭菜,而不是价值投资者吧?其实,关于到底什么是价值投资者,什么不是价值投资者,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基本的认识误区。价值投资的说法本身就是多余的,对于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来说,不需要强调什么价值投资,投资如果不看“价值”的话,那么不就是“投机”了吗?所以说,真正的价值投资,其实就是“投资”。

从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先生提出证券分析理论以后,衣钵再传承到巴菲特手上,师徒两人经过近百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最后归纳出来了价值投资体系的“四大基石”:

一切股票都是生意的一部分,买股票就是买生意(股权思维)

一切股票都具有内在价值,在买入价格上相对于内在价值要留有余地(安全边际)

一切股票的市场报价,相对于内在价值,既可能低估,也可能高估(市场先生)

一切投资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界限,在有限的生命内,只能够真正看懂极少数的生意(能力圈)

有别于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投资者,在价值投资者眼里来看,股票是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凭证,拥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之一,哪怕只是持有100股,也是拥有股东思维在看生意。不断变化的股票价格是幻象,透过幻象看到股票背后的本质是生意,那么就没有必要盯着价格看,价格的变化是无常的,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朝着任意的方向发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追逐着价格变化的幻象,在错误的期待中,等到的只能够是一次次的失望。

既然是生意,那么在存续期内就能够产生现金流,决定一个生意内在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在存续期内,未来能够产生现金流的折现值。生意的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所以,任何投资者在给生意的内在价值做评估的时候,也只能够是毛估估,我们需要的是模糊的正确,而不是精确的错误。在最终决定是否买入的时候,相对于所评估的内在价值,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如果一个桥梁在设计的时候,最大承重只有6吨,对于任何理智的司机来说,都不可能会开着一辆总质量接近6吨的卡车来冒险,本能的会考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比方说在5吨以下总质量的时候,才敢过桥。

既然市场上广泛存在着很多不看价值买股票的人,以及人类的动物性,在面对股票价格波动的时候,会有贪婪和恐惧的情绪发生。那么,市场的报价相对于生意的内在价值,在某一个选定的时间点,就可能会低估,也可能会高估。正是因为市场上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让稍微懂一点股票投资者,拥有了纠正市场错误,从而获利的机会。价值投资者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发现价值,拥抱价值,最后获取盈利。

任何投资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界限,在有限的生命内,只能够看懂极少数的生意。聪明的投资者,会把精力聚焦在少数,真正值得深入研究的生意上,把少数生意看懂,知道它们的内在价值是多少,然后就可以利用市场愚蠢的报价来为自己服务。一个业余投资者对某几个生意持续跟踪了数十年,可能会比专业投资者同时覆盖数百家生意,对生意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价值评估,能够做到更加的接近事实。所以,杰出的投资者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只在能力圈内下注,在舒适圈外保持好奇心不断的学习。

那么,什么令你不是价值投资者呢?

如果你认为,并非一切股票都是生意的一部分,你认为有某些股票就是赌博的筹码,那么你就不是价值投资者。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切股票都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在买入的时候,出价相对于内在价值,要保留一定的安全边际,如果你相信某些股票在任何价格买入都是正确的,那么你就不是价值投资者。

如果你不能接受,市场的报价相对于生意的内在价值,存在偏差的可能性,如果你相信任何时候,任何报价都是正确的,那么你就不是价值投资者。

如果你认为,对任何股票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看到自己的认知界限,如果你相信投资者没有所谓的能力圈,那么你就不是价值投资者。

小结:

(1)构成价值投资体系的四大基石:股权思维、安全边际、市场先生和能力圈;

(2)看股票背后生意的价值,围绕着生意来做功课,而不是围绕着股价历史波动做功课,是投资者于投机者最重要的区别。

责任编辑: 王焕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