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立足湾区协同港澳 广州南沙构建高水平发展新格局

2022-09-27 05:00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吴少龙
证券时报网 吴少龙 2022-09-27 05:00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珠江口,伶仃洋畔。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十年间,从阡陌纵横到车水马龙,昔日滩涂,正拔起一座现代化的滨海城市。

弄潮儿向涛头立。从国家级新区到自贸试验区,再到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这座新兴滨海城市站上了世界大湾区城市竞合发展舞台的前沿。而今,南沙再一次肩负起新使命,全力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以港兴城 城以港兴

南沙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从南沙海港大厦顶部俯瞰,潮平海阔,海面航道繁忙,一艘艘集装箱班轮满载着货物从这里扬帆起航。

“2004年,南沙港区从一片滩涂中起步。凭借良好的区位和运营优势,南沙港区逐步成为世界海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广州港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南沙距香港38海里、澳门41海里,方圆100公里内汇聚了粤港澳大湾区全部11座城市以及广州机场、深圳机场、香港机场等繁忙的国际空港。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代表了南沙的先天禀赋。

“在此建设港口,有望实现港口发展与地区经济的同步互动,实现快速超常规的发展。”广州港相关负责人表示。

进入21世纪,广州港开始了在南沙地区大规模、高水平、超常规的港口建设和经营发展。2004年,南沙港区集装箱一期工程正式投产;2006年至2014年底,南沙港区集装箱第二期工程及第三期工程2个深水泊位陆续投产。今年,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投入运行。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广州港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南沙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广州港运用多式联运、交通枢纽的优势,既让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和资本通过南沙港辐射到内地,也让内地的资源和货物通过南沙走向世界,实现对“一带一路”、欧美及新兴市场区域深度覆盖,提高国际、国内中转能力,打造国际航运枢纽。

日新月异的南沙港区正是南沙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任颋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沙区位优势明显,处于珠江口“黄金内湾”的水路、公路、铁路的中心枢纽位置,在资源的有效集聚和辐射方面均能够发挥强大的引领和配置作用。

远洋货轮川流不息,集装箱装卸繁忙,拖车往来频密。货畅其流,经贸频密,从白天到深夜,来自全球各地的货物24小时不间断地在广州南沙进出。借助地理区位优势和叠加政策红利,南沙不断扩大港口规模,支撑海港经济蓬勃发展。

目前南沙港区已开辟外贸航线148条,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城市、400多个港口,南沙已经成为大湾区名副其实的“流量入口”。以航促贸,以贸兴港,南沙向海而生。

2021年,南沙港区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766万标箱,是2012年的1.84倍,占整个广州港集装箱总量的七成以上;货物吞吐量3.55亿吨,占广州市港口货物吞吐量比重达54.5%。

海港经济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地区发展的“加速度”。2021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南沙只用了7年时间。过去10年,南沙的主要经济指标常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地理中心到战略C位

回顾南沙的发展路径,尤其是从国家新区获批以来的10年时间里,南沙在政策上迎来接连升级。伴随着发展定位等级提升,南沙发展路径也越来越明晰。

2012年,国务院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努力把南沙建设成为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成为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当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挂牌,自贸区南沙片区60平方公里成为广东自贸区的最大片区。方案明确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该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业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2017年,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把南沙建设成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进一步明确把南沙打造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要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共建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金融服务重要平台和打造优势生活圈。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提出要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南沙方案》明确提出五大任务: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五大任务明确了南沙未来主攻方向。

“《南沙方案》的出台,赋予南沙重大战略定位,给予更大政策支持,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机遇。”广州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其中,《南沙方案》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这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把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首要任务是一致的,突出了南沙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自贸创新中心、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宗良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引领性平台之一,相较于前海、横琴而言,拥有两大比较优势:一是土地资源丰富,要素成本相应也低。南沙连片土地多,开发强度低,仅为23%左右,具有一二三产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承载空间;二是合作对象和合作内容全面,更易生成集成优势。《南沙方案》要求南沙“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合作领域包括科技、人才、产业、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保、城市建设等等,相互促进、有机结合,集成性、系统性制度创新优势明显。

任颋表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这几个关键词中,“湾区”与“港澳”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本身是“9+2”的城市群,要在大湾区内做好协同发展,这是完成“内循环”的一半任务,而另一个关键词“面向世界”则是要完成连接“外循环”的另一半任务,“重大战略性平台”就是要发挥国际国内双向循环双向促进的战略性枢纽功能。

“当然,南沙总体上在产城融合的新城建设方面处于后发状态,在基础设施、产业培育、人才集聚、宜居环境营造等方面都有许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加强。” 任颋表示,这种“战略留白”式的发展空间潜力也是巨大的。

科创引领 竞逐“芯晨大海”

今年8月,第八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南沙专场活动上,南沙区签约项目73个,涉及总投资额近1400亿元。其中,“芯、晨、大、海”重点项目共40个,涵盖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制造、高端装备、海洋科技等产业领域。

“依托深水良港优势,南沙新区吸引了汽车、机械设备以及造船、钢铁等一大批临港工业和航运物流等关联产业进驻,为南沙新区各产业起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谈及南沙经济发展历程,广州港相关负责人介绍。

任颋表示,南沙突出的优势首先体现在腹地广阔,全域面积803平方公里,在产业空间、人居空间、科教文化空间等方面都有着比较充沛的包容性,为自贸片区和合作区提供了有力的空间支撑,有条件大手笔规划、高规格设计以及高质量地引进和培育海内外合作项目。

落户南沙5年,小马智行以独特的视角,记录着南沙蓬勃发展的活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车辆每天都会在南沙穿梭,哪里新增了道路,绿灯开始亮起来,哪条马路越来越繁忙,我们都能第一时间了解。”这家诞生于美国硅谷、成长于广州南沙的企业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

总部位于南沙的宝乐机器人,以清洁服务机器人为主营业务,产品已出口至45个国家,与60多个品牌进行了合作,目前正在南沙建设高水准的机器人研发设计中心和智能化数字工厂。选择南沙,宝乐机器人看中的正是南沙海港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所释放的机遇。

以项目为抓手,创新为导向,促进为目标,推动产业、消费、流通各环节各要素融合,搭建更广泛更牢固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产业向高端智能等领域迈进,因海而生的南沙逐步构建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

谈及南沙产业发展方向,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魏敏表示,未来南沙将加快布局建设“芯晨大海”四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形成2万亿的总规模。一是以加快发展“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发制造为核心,加快形成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及产业投资为一体的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生态。

二是以创新发展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做大做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氢能等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以强化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汽车等“大”制造为根本,重点发展一批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制造业上、中游龙头企业以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推动打造新的千亿级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不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四是以聚力发展“海”洋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南沙港区核心资源优势以及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作用,加快发展临港经济、港航产业。

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南沙方案》,加快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南沙已推出了国家级新区首个“四链”融合政策体系,未来5年将投入超200亿元,分层次、全周期地精准支持企业和人才发展。新的定位之下,由科创、产业开始,南沙牢牢把握主动权,逐步打开更大的发展格局。

打造金融开放创新枢纽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

南沙瞄准科创、产业的同时,也积极打造金融开放创新枢纽,不断提升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廖晓生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2015年挂牌时,南沙金融业几乎从零起步,经过7年迅猛发展,现已跻身五大重点产业之列。”

数据显示,2015年,南沙金融增加值不足1亿元,2021年增至171.52亿元,GDP占比从0.01%上升至8.05%。今年上半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为84.28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南沙GDP的8.33%;累计落户金融企业6705家,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5家,占广州全市1/4;融资租赁企业2208家,占全国20%。

南沙金融板块的实力大大增强,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跨境金融方面,截至2022年6月,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近5700亿元,开设自由贸易(FT)账户超6000户、FT全功能资金池超150个,净流入额度超1870亿元人民币。航运金融方面,南沙有华南地区最大的船舶资产交易服务平台,截至2022年6月,累计完成船舶交易超5000艘,交易额近190亿元;全国首个线上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截至2022年6月,累计实现保费约8400万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260亿元。

另外,南沙在绿色金融、金融科技、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投资和期货交易方面也取得长足进展。南沙还打造了全国首个国际金融岛,随着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全面封顶、期货产业园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港澳保险服务中心等创新型金融机构的筹备,可以说,南沙金融的未来发展空间布局已具雏形。

上市公司的发展是观察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活力、速度和质量的重要窗口。

今年7月,国内健康大数据行业龙头中康控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上市,这是《南沙方案》出台后,南沙迎来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南沙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13家,总市值超1200亿元,累计融资超100亿元。

记者了解到,围绕新定位、新要求,南沙将从创新改革试点、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交流平台等四个维度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为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廖晓生介绍,南沙将探索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更加开放的金融政策和制度,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制度对接和市场互通,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创新模式,促进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好地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另外,为推动大湾区重大平台落地见效,南沙将以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为契机,规划打造期货产业园,推动期现联动,助力建设风险管理中心;聚焦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全力协助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总部等重要金融服务平台。深化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建设,建成跨境理财和资管机构、人才、信息高地等。

对于南沙金融业未来的发展,余宗良建议,南沙应一手抓“并跑”:把握与前海、横琴的共性,在跨境金融、银证保基金等传统金融领域,继续深入推进;一手抓“领跑”:加快在期货、要素交易平台、航运金融、绿色金融、保险、科技金融等领域形成“领跑”优势。

百舸争流千帆竞,潮头踏浪奋者先。南沙这个站在世界大湾区城市竞合发展舞台前沿的国家级新区,正迎来湾区发展的大好机遇,未来十分可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