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压铸概念19日再度活跃,截至发稿,今飞凯达、春兴精工涨停,万丰奥威、福然德涨幅超8%,瑞鹄模具、旭升股份涨幅超6%,广东鸿图涨逾4%。
据悉,一体化压铸技术最早由特斯拉提出,并于2020年应用于Model Y的后地板生产上,将原本80个零件一次性压铸成形,可将成本降低40%。到今年已有多家车企及零部件企业宣布研发或即将应用一体化压铸技术,据悉,蔚来携核心供应商文灿股份已试件成功一体化压铸后底板,新车型ET5将采用一体化压铸工艺;小鹏将于2023年在全新纯电平台上规模使用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高合汽车与拓普集团联合首发的一体化超大压铸车身后舱结构件已量产下线,有望在后续车型中规模应用。
浙商证券表示,一体化压铸板块是一个从0到1的增量千亿赛道。一体化压铸包括四个重要环节—材料、模具、设备、制造。从市场空间上看,制造环节的空间最大,同时今年四个环节里制造环节边际变化最大。而在制造环节上,因为一体化车身本质上是更大、集成度更高的车身件,在大型铝压铸车身件上有丰富积淀的公司先发优势、能力领先。
财信证券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对一体化压铸的应用加速,汽车后地板、前地板、中地板(CTC电池上盖)有望先后应用一体化压铸技术,一体化压铸的单车价值预计能提升至14000元左右。根据测算,202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增加至1200万辆左右,结合各一体化压铸产品的渗透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空间在2025年能够达到258亿元左右,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100%。
国联证券认为,一体化压铸大批量应用有两大前提条件:一、车身上大量采用铝件,因为目前汽车车身仍以钢件为主,由于成本及制造工艺原因,只有少数几家造车新势力采用了铝件车身,故铝件的大量应用是一体化压铸的前提条件;二、一体化压铸借助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使得一体化压铸经济性优于传统冲压焊接模式。当两大条件满足时,一体化压铸或将迅速放量。
该机构表示,随着一体化压铸工艺的日趋成熟和规模效应的释放,一体化压铸将逐渐放量,建议关注在一体化压铸领域率先布局的零部件企业文灿股份、广东鸿图,以及产业链上率先受益的设备供应商力劲科技、伊之密等。
今飞凯达昨日晚间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A股市场对一体化压铸概念关注度较高,公司的高强韧非热处理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新材料的开发工作正常推进中,相关事项未达到法定披露标准。公司将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合理、谨慎地进行业务布局和市场开拓,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分析、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春兴精工近日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0万元–165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抢抓市场机遇,聚焦新项目开发,开发行业优质重点客户,扩大公司销售,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