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证券时报官方新闻客户端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首页 > 股市 > 独家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股市>独家解读

创新不足需求乏力 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下滑

2022-04-20 02:57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唐维
证券时报网 唐维 2022-04-20 02:5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虫创意/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唐维

受缺乏革命性的功能刺激、疫情等影响,国内智能手机销量连续走低。信通院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4788.6万部,同比下降22.6%。其中2月出货量达到1486.4万部,同比下降31.7%,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为1278.3万部,同比下降34.7%。

缺乏创新突破

手机厂商内卷

近期,“你有多久没有换手机了”、“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换手机了”等话题屡屡冲上热搜,话题的背后折射出智能手机产业的囧境:随着智能手机技术日趋成熟,近几年并没有催生出代际创新的应用场景和功能,无法激发年轻群体的换机热情。在上述热搜话题下方,有多位年轻人表示,自己的手机已经用了三四年,不换的原因一是手机卖得越来越贵,二是手机没有变革式创新,只在功能上做些小调整,根本激发不了他们的购物欲。

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和数据也提供了佐证。行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超31个月。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则称,中国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为28个月。

各大手机厂商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开发新产品、新功能来吸引人群。4月11日晚间,vivo X Fold折叠屏手机开启全渠道预售,至此,国内五大主要手机厂商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均已成为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玩家。这是各大手机厂商为了应对不断内卷、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瞄准的新竞争焦点赛道——折叠屏手机,也是国产手机寄望在高端市场上能与苹果抗衡的产品。

数据调研机构IDC统计,2021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710万部,同比增长264.3%;其中,中国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50万部。预计到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2760万部,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69.9%。从电商平台来看,折叠屏手机似乎“一机难求”,几个品牌的折叠屏手机均处于缺货的状态。

但对国产折叠屏手机来说,一时半会恐怕还很难起量。资深手机行业人士何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三星进入折叠屏市场比较早,占据着绝对的王者地位,截至2021年末,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1150万部,而三星就出货超1000万部,占据折叠屏手机销量的87%。另一方面,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折叠屏手机的转轴设计以及屏幕等存在技术难题,或将一定程度影响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此外,目前折叠屏手机定价从几千元到上万元,并不亲民,只有随着技术的成熟、成本下降后才容易打开销量空间。

面对市场的萎缩,智能手机厂商们正结合自己的品牌调性、供应链的新变化以及消费者潜在的新需求,各显神通,意图打开局面。但是,除非在研发上出现重大的创新,仅仅靠“微创新”是很难打动消费者。

订单缩减

产业链利润下降

“疫情反复,对于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影响程度持续加深,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手机订单减少,从而导致竞争加剧,价格战激烈,与此同时,生产、服务研发、供应链等各方面成本却不断上涨,导致利润一降再降。”作为手机产业链配套供应商,曾先生最近比较烦,清明节以来明显感觉市场遇冷,没有新的订单,也没有接到打样。

4月11日,舜宇光学公布3月发货数据显示,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下滑8.1%,一季度累计出货36060万件,同比下滑11.6%。

需求低迷叠加成本上涨,而这种压力眼下又很难通过涨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手机厂商开始降低市场预期和着手削减手机供应链订单,并对手机产品进行降低规格和降低配置操作,这对整个产业链来说影响甚远。

近期,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各大安卓手机品牌纷纷削减订单,占到今年出货计划的20%。他还下调了对新款iPhone SE2022年出货量的预估,预计出货量减少至1500万部~2000万部,此前为2500万部~3000万部。也有消息指出,OPPO、vivo、小米集团下调今年第二季度10%的手机订单预期。

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上相关公司压力不小,从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上也可见一斑。今年以来,小米集团、舜宇光学、立讯精密等公司股价下跌超过30%。

华南地区一位中型自动化设备供应商负责人亦表示,手机产业链利润十分微薄,近几年他已很少接该行业的订单。

多重冲击

实体门店持续收缩

“生意差了很多,有时一天也卖不出一部手机。”深圳宝安区一家手机店主表示,明显感觉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变长了,疫情以来,销量下降了百分之二三十。

深圳华强北一度是亚洲最大的手机交易中心,各大商城人满为患,这里曾经“一铺难求”,甚至有铺位售价每平方米突破30万元,铺位转让费高达100万元以上。湖南的李先生1998年来到华强北从事二手机买卖生意,见证了华强北的繁华,眼下正在经历华强北的落寞。

李先生有过多次铺位挪移,1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柜台,位置好的他曾租过三四万元一个月的,2016年他固定租在一个市场,他记得当时的租金在9000元左右,之后随着手机行业不景气,租金一路下降,现在仅2000元出头,即使如此,铺子仍有多半是空着的。“今年疫情后,市场本来准备对铺位实施单双号限制营业的,大家都说没必要,不限号也没人来,我们现在下午1点才开门,一直到3、4点市场才有点人来,然后到5点又没人了。真没人买了。”他向记者表示,二手机生意难做,除了疫情导致消费需求下降,行业景气度下降,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受到电商的冲击,如今同行纷纷转行,他也在积极寻找机会。

受到电商和品牌手机门店的双向冲击,以及持续疫情下人流量减少,第三方手机实体店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减小。

除了个体小店,大的品牌商如华为亦在收缩线下门店规模。根据华为官网披露,截至2022年3月18日,华为线下门店数量为9394家,较上月减少209家,其中,华为HES&HES-H、HESR、堡垒店分别为2069家、2777家、4544家,较上月分别减少62家、107家、41家,线下零售渠道规模逐步收缩。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为你推荐

国庆长假露营又“翻红”?这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实际上,在今年国庆节日期间,本地游仍是假期出行主流方式的背景下,露营市场热度延续成为共识,从OTA平台的数据和销量也能印证这种趋势。
2022-09-3013:02
破净股集中在传统行业,12股市盈率低基本面优
目前破净股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共有246只,估值较低的有振东制药、海航科技、ST广珠等,滚动市盈率均在3倍左右。
2022-09-3012:59
特斯拉否认大幅降价传闻,新能车板块依然被重挫
在特斯拉暴跌带动下,中概股新能源车板块全线暴跌。小鹏汽车盘中一度大跌超11%,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蔚来盘中亦重挫超11%,股价创4个月来新低;理想汽车一度跌逾8%。
2022-09-3012:48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在即,A股高增长潜力股出炉
9月以来自动驾驶概念股整体表现低迷。截至9月29日,概念股平均跌幅达到7%,跑输同期上证指数。数源科技、东田微、通宇通讯、联合光电、华锋股份等跌幅超过20%。
2022-09-3007:53
  • 证券时报APP
  • 微信公众号
  • 点击下载
    证券时报APP
    发现投资价值
    打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