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30 17:27
投资者_1721359849000:接上面的问题:3、在新型储能领域,我们的竞争优势如何?我们是否具备核心关键设备技术储备,是否具备做整包的能力?是否具备强优势?4、海外电网电力落后,我们是否准备出海?如果出海的话,我们作为央企,是否面临阻碍?谢谢领导!
南网科技: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提供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整套解决方案,包括产品研发、方案设计、储能电池PACK及PCS生产、储能系统集成、工程项目实施、储能系统调试、涉网仿真计算、并网测试、商业模式分析及经济性评估等,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经济可行的新型储能产品和技术服务。今年上半年,公司成功完成了南网区域首次百兆瓦级构网型储能系统的黑启动试验,显著提升电网稳定与可靠性;中标江苏惠然国内最大容量用户侧储能项目,公司相关技术已在多个大型储能项目中得到成功验证。在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公司正在加大国际化业务的市场拓展力度,围绕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试验检测服务、智能配用电设备、智能监测设备、机器人和无人机等核心业务,聚焦南美洲、东南亚、中东、非洲等重点地区,按照“以技术咨询、服务带动后期投资建设,以点拓面辐射区域市场”的思路加大市场开拓,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外电网解决方案和样板工程,并且协同南网国际公司及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资源共同推动国际化业务发展。感谢您的关注。
-
2025-10-30 17:27
投资者_1721359849000:领导好!公司于10月22日发布的公告中强调说“公司作为南网科技产业集团的上市平台和龙头产业公司,将融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优势,更好促进科技赋能产业,不断推动公司做强做优做大。”想请教如下问题:1、公司十五五的核心战略及产业规方向和具体的实施路径是什么?2、公司在电力电子领域布局如何?是否具备SST(固态变压器)等核心设备的技术储备?以及其全球竞争优势如何?
南网科技: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十五五期间,将积极践行“能源安全”、“碳达峰碳中和”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等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聚集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电源清洁化”和“电网智能化”为主线,探索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在电力电子领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直流混合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和工程示范研究”的研究成果,全面储备了电力电子变压器(SST,固态变压器)的前沿核心技术,可在分布式新能源汇集上网、区域柔性互联、电能质量优化等诸多场景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前暂未开展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感谢您的关注。
-
2025-08-15 18:22
投资者_1429531499000:尊敬的董秘,您好,请你介绍一下公司在虚拟电厂方面的技术研发的进展情况以及在行业中所处的水平,另外目前已经实施了或者正在实施哪些项目或者案例,效果怎么样?最近广州发布了对虚拟电厂的支持政策,公司对虚拟电厂的前景是如何看待的?
南网科技: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在源网荷储联动领域持续发力,基于“云—边—端”协同体系,研发了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平台及边缘调控终端系列产品,面向分布式电源、虚拟电厂、充电桩网络等灵活性资源提供聚合接入、智慧监控及参与电力市场等云化统一服务,打造源网荷储“平台—终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承接浙江海盐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大唐、华能等虚拟电厂平台项目,“源网荷储智慧联动平台及灵活性资源运行控制示范”成果获得2024年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最佳实践案例奖项。广州市近期发布《广州市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构建虚拟电厂运营管理体系,公司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关注相关需求。感谢您的关注!
-
2025-08-15 18:22
投资者_1429531499000:尊敬的董秘,您好,公司收购广东电网下面的检测公司现在进展怎么样?为什么都过去一年半了还没有任何消息,是不是要收购失败了?
南网科技: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关于汇能收购的进展,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并购重组相关政策,目前正在推进收购广州市汇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将根据信息披露相关要求及时公告项目后续进展。感谢您的关注!
-
2025-08-08 17:01
投资者_1429531499000:尊敬的董秘,你好,请问公司是否具备成熟的机器人遥控技术及方案,在行业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是否有能力将机器人以及遥控技术及解决方案拓展到其它行业?
南网科技: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南网科技具备成熟的机器人遥控技术及方案,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公司深耕电力行业智能运维,其巡检及作业机器人产品(如无人机、巡检机器人、带电作业机器人)已大规模应用于南方电网区域及部分国网区域,技术成熟度高。其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高精度环境感知、实时可靠远程控制、多传感融合及智能决策等方面,机器视觉相关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公司依托在电力领域积累的复杂场景遥控操作、安全防护、智能算法等核心技术,正积极将机器人及解决方案向其他行业拓展,例如轨道交通、新能源厂站等能源及工业领域,已有部分项目落地或试点应用,具备跨行业拓展的技术储备和市场能力。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