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取消商品住房预售 多地曾提及或试点现房销售模式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曹晨2023-09-21 17:44

9月20日,据新华社报道,记者从雄安新区住房管理中心获悉,雄安新区取消商品住房预售,实行现房销售,实现“所见即所得、交房即交证”。同时,雄安新区支持有意愿的人才,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并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租售同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以来北京、杭州、合肥、西安、宁波等多地推进试点现房销售。在今年1月17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曾提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此后多地明确表态,试点现房销售。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房地产行业规模见顶、逐渐进入存量时代,不排除部分地区未来走向现房销售。不过,短期全面推行现房销售的可能性较小。“对于大多数房企而言,现房销售模式将对资金周转、开发效率以及拿地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也带来较大压力。”北京一家本土房企高管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雄安取消商品住房预售

雄安新区住房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称,在雄安新区稳定工作的疏解人员,可购入市场化项目住房,包含商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雄安新区市场化项目住房按照“成本+税费+合理利润”方式测算备案价格,引导房价保持在合理区间,在新建片区市场化项目中,配置不低于30%的“只租不售”型住房。

同时,雄安新区将定期开展住房租赁市场调查,公布租金参考价和租房指南。租住人员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同购房人员享受同等待遇。2023年7月,有1400余户家庭凭租赁备案合同报名雄安新建片区学校。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雄安新区加快推进疏解人员公积金政策对标北京,2022年起,疏解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上限已按北京标准执行。2023年6月,疏解人员“在雄购房、在京公积金贷款”落地。有雄安购房需求的、在雄安稳定工作的疏解人员可利用在北京缴存的公积金进行贷款。

目前,雄安新区依托信息化平台和区块链,建设以“数字房管”为引擎的“大房管”系统,整合房屋交易、租赁住房、安置住房、公积金、智慧物业等子系统,推进住房管理工作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实现各类住房业务掌上办、一键办。

业内称全面推行为时尚早

“雄安新区作为改革‘试验田’,它的意义不同于某个城市出台一项新政策,而是当前我国一些住房制度改革的新内容在雄安市场得到试验与体现。”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还是要放大这一政策效应,对我们理解后续房地产市场变化有积极作用。

实际上,除雄安新区之外,自2021年以来,北京、杭州、合肥、西安、宁波等多地已陆续推进试点现房销售。此外,在今年初,住建部首次明确提出现房销售的概念后,多地明确表态试点现房销售。

1月17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召开。其中会议提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

此后,地方政府支持现房销售的提法频出。今年2月,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今年河南将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逐步提高预售门槛,以郑州、开封为试点,积极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同月,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安徽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透露,2023年安徽将因地制宜开展现房销售试点,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3万套(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25万户,改造老旧小区1246个。

此外,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方面也曾表示,山东将促进住房消费合理需求平稳释放,逐步提高预售门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开展现房销售试点,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租购同权”。

在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看来,未来预售制度改革或将成为新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但当前期房销售仍是我国商品房销售的绝对主流模式,在金融配套政策到位以及解决部分核心城市可能出现的供给断档问题之前,全面推行现房销售的可能性较小,预计短期仍将通过在核心城市部分项目进行试点或者在部分地区小范围落地执行的方式推进。

国盛证券研报也显示,在房地产行业规模见顶、逐渐进入存量时代,不排除部分地区未来走向现房销售。但现房销售不能一蹴而就,一是目前销售市场持续低迷、房企资金面尚未得到根本性好转。二是预售制度对应的房企高周转和土地财政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推进相关试点的条件尚不具备。所以我们认为目前仅个别城市地块具备试点条件,大规模铺开为时尚早。

责任编辑: 于德江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