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54家A股公司重要股东提前终止减持 看好公司发展前景是一大主因
来源:证券日报2023-08-10 08:01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股份减持计划频频踩“刹车”,引发市场关注。8月8日,清源股份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和公司价值的判断,公司第一大股东提前终止原定的股份减持计划。

《证券日报》记者据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9日,今年以来共有154家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提前终止减持计划。从披露终止原因来看,看好公司发展前景、董监高离任、市场情况变化等因素出现频率较高。另外,也有个别公司股东由于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终止减持计划。

受访专家表示,提前终止减持计划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积极信号,但并非彻底给减持画上句号,投资者不应盲目乐观,需要结合公司基本面进行综合判断。

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有股东承诺一年内不减持

“今年A股市场的主题性投资机会,使不少相关行业的公司股价出现大幅上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阶段性减持高峰的出现。后来股价又出现较大回调,部分公司股东为了维护市场人气,减少股价波动,主动暂停减持计划,对于短期市场能够起到一定的维稳作用。”北京阳光天泓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王维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共有17家公司重要股东终止减持计划是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或价值的认可。从这17家公司的重要股东来看,绝大多数为控股股东或董监高,且不少股东在终止前并未实施减持计划。

如通宇通讯控股股东表示,因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为支持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和增强广大投资者信心,结合公司价值以及当前市场环境的整体判断,根据自身资金需求情况,决定提前终止本次股份减持计划。此前,该控股股东未通过任何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同时,有公司股东在终止的同时作出未来一段时期不减持的承诺。“当前,部分上市公司低迷的股价与业绩并不匹配,已有相关股东做出不减持承诺,也有公司已经在股价处于相对底部时进行股票回购。这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稳定投资者信心,同时也能推动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回归,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上海宝弘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韩阳对记者表示。

除了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外,董监高离任、市场情况变化等也是造成减持计划终止的一大因素。根据监管规定,上市公司董监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减持公司股份。据悉,有14家上市公司董监高离职,造成减持计划的提前终止。

记者梳理发现,也有部分公司的重要股东由于实施了违规减持、短线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了相关减持计划的提前终止。

今年以来,因重要股东违规减持、短线交易导致减持计划终止的各有3起、2起案例。违规减持方面,1家公司是因为相关人员对规则理解不充分造成提前减持,另2家则是误操作造成超额减持;短线交易方面,2家都因为相关人员误操作,把“卖出”变为“买入”,触发短线交易。

提前终止不代表结束

需理性看待减持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重要股东在终止减持的同时,也在计划推进新一轮减持计划。

据统计,9家上市公司在披露重要股东减持计划的同时也披露了后续减持计划。如南京聚隆披露部分股东未来减持计划,主要基于个人资金需求,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意在清仓所持股份。

对此,受访专家呼吁投资者需要理性看待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行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股东终止减持可能是暂时的决策,未来仍存在变数。”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行业竞争力等基本面因素,并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更准确地评估公司的价值,并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王维嘉表示,合法合规的减持属于正常市场行为,虽然短期对股价会形成一定压力,但不会对于优质公司的中长期走势起到变化。投资者更应该注重企业的基本面情况以及产业格局。

韩阳认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需要多方面理性分析,公司基本面的价值判断是最基础的。若基本面向好,即使短期有减持行为,也不会对价格有太大影响。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