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投资前瞻:数据要素迎政策催化 电网投资延续高景气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永芳2023-07-06 09:24

昨日,两市主要股指盘中弱势震荡下探,截至收盘,沪指跌0.69%报3222.95点,深成指跌0.91%报11029.3点,创业板指跌0.91%报2212.42点,科创50指数跌0.95%;两市合计成交8678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约600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超40亿元。行业方面,酿酒、汽车板块跌幅居前,食品饮料、旅游餐饮、半导体、家电、金融等板块均走弱,有色板块强势拉升,燃气、煤炭、钢铁、地产板块等板块上扬,稀土概念活跃。

国盛证券表示,当前指数处于底部区域,A股整体估值性价比依然较高,连续反弹后小幅回踩不改中期反弹节奏。两方面结合,指数反弹上行周期仍未结束,可继续做多,重点关注锂电池、光伏、无人驾驶、机器人等板块。

今日投资机会解析:

电网投资延续高景气 相关公司望受益

1-5月,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达到1400亿元,其中,4月、5月投资额分别达到316亿元、416亿元,电网投资额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中信证券表示,考虑到目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所面临电力供需紧张和新能源消纳两大核心痛点问题,系统建设有望延续高景气态势——预计2023年电网投资稳中有进(同比增长6-7%),结合重大跨区域输送项目批量落地,投资结构化地向特高压、变电设备等高压以上等级的主网设备采购侧重;预计2024年电网投资将在继续建设大型输电项目的同时,继续兼顾配网智能化与电网数字化建设,整体投资增长有望进一步提速。

该机构表示,国网特高压、变电设备招标采购规模显著提升,拉动电力设备企业网内高压业务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海外市场迎来出海成本改善,一带一路建设等项目有望带动海外市场开发,为电力设备企业提供额外增长点。建议关注特高压和变电设备等高压以上高景气环节,和持续布局发力海外和系统外市场的标的。

北京发布数据要素重磅政策 行业进入政策加速催化期

北京5日发布《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数据服务产业,促进数据要素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力争到2030年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形成数据服务产业集聚区。

对此,民生证券指出,政策持续催化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有望持续加速,国家数据局、中国电子数据产业集团的成立、各地数据集团的落地,也有望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此次政策在数据治理、确权及使用原则、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重点行业数据要素探索等多个细分领域进行了明确,示范效应凸显,有望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电力供需紧张 电力市场化改革或加速

近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厄尔尼诺警报,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表示,“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在今年冬季会达到峰值,至少持续8-10个月。本次厄尔尼诺事件是中等以上强度。有一定概率在今明两年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纪录”。另据新华社报道,今年入夏以来,国内用电负荷持续走高,近期最大负荷已突破9亿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3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约13.7亿千瓦,比2022年增加8000万千瓦。若出现长时段大范围极端气候,则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亿千瓦。

财通证券表示,电力供需紧张将加速电力改革/电价放开以加快清洁能源的接入扩充电力供给。而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以及新的需求响应主体的加入,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削峰填谷需求或大幅增加,建议关注需求侧响应后续变化。

两大应用加速催生万吨级碳纤维市场

低空飞行领域或将打开碳纤维的新市场,国内外厂商已重点布局全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6月26日,据浙江抟原复材官方微信公众号,广汽集团研发的飞行汽车GOVE首发亮相,并实现全球首飞,而GOVE的核心部件飞行舱体采用了90%碳纤维复材进行制造。7月3日,据ITBEAR科技资讯,美国加州汽车制造商Alef Aeronautics宣布,其旗下的全电动飞行汽车Model A日前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特殊适航证,并即将展开飞行测试,而Model A车身采用碳纤维材料。

中信证券表示,在碳纤维国产化率持续走高及竞争加剧的趋势下,率先看好高端民用及军用碳纤维的竞争格局,新兴的万吨级碳纤维市场或将来自于人形机器人及无人机(含载人),分别对应的机械臂及全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的应用更是有望加速,率先打通出口通道、具有成本和技术迭代优势的碳纤维厂商的优势将凸显。

其它影响市场的消息:

美联储发布重要预测

当地时间周三,美联储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出炉。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美联储官员都认为年内进一步加息是合适的,但收紧速度要慢于去年3月以来的快速加息。

在6月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宣布暂缓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5.25%不变,以便提供更多时间来观察累积紧缩的影响。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加速

今年上半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呈现加速态势。上半年,我国发射通信、遥感、导航等各类卫星超百颗。据媒体报道,上半年,快舟、谷神星、双曲线、天龙二号等运载火箭相继成功发射,商业卫星天目一号、吉林一号等星座建设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商业航天在轨卫星数量已经超过350颗。

商业航天产业的加速发展,带动航天发射场基建、卫星和火箭等各相关产业链同步向上。业内人士表示,商业航天产业链的最前端是卫星、火箭制造,当火箭不断将一颗颗卫星送入太空后,一个更大的市场——卫星数据应用也会逐渐打开。以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为例,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合众思壮、六分科技、千寻位置等多家公司正积极推出新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

国家药监局: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审评提速

国家药监局局长焦红5日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有24个创新药、28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她表示,这些年来,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创新的政策红利正在不断释放。从这些年药品、医疗器械审评的受理量、审批量来看,我国的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已经进入爆发期。

工信部:加快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7月4日,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致辞时指出,工信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垂直行业、信息消费、社会民生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形成重点领域创新应用示范标杆。增强数字发展动能,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培育经济新引擎。

6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3.8万辆同比增长19%

据乘联会消息,初步统计,6月1-30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3.8万辆,同比增长19%,环比增长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05.9万辆,同比增长36%;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74.4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1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52.7万辆,同比增长43%。

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正式发布

5日,我国首个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开放麒麟1.0”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拥有了操作系统组件自主选型、操作系统独立构建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据了解,“开放麒麟1.0”是通过开放操作系统源代码的方式、由众多开发者共同参与研发的国产开源操作系统。该系统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指导推动研发,它的发布将有助于推动面向全场景的国产操作系统迭代更新,为政务、金融、通信、能源、交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提供基础安全保障。

防暑产品销售火爆

今年以来,多国高温。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预测,今年6月至8月期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已经接近70%。天气的剧烈变化对我国乃至全球商品交易产生重大影响,电风扇、空调、车载小冰箱、防晒服等一系列防暑产品近期销量水涨船高。

气候的剧烈变化对全球都产生了影响,使得中国的防暑产品不仅在国内卖得好,出口也十分火爆。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广东顺德向泰国、伊拉克等国家出口电风扇、空调、冰箱等电器,出口额已达80.9亿元。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