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导:技术深耕领跑行业 锚定长期发展确定性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3-05-05 09:11

4月28日晚间,成都先导(688222.SH)公布2022年度报告以及2023年一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5.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26.60万元。

过去一年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通过调整国际国内市场战略,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和合作伙伴,与全球多家生物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达成了深度合作,在共同推进研发项目成果商业转化的同时,公司保持住了主营业务的基本稳定及发展韧性,实现了营收的稳定增长。另外,公司长期聚焦研发,夯实核心竞争力,2023年一季度研发投入2064.85万元,同比增长21.28%,占营业收入的29.68%

技术领先 业务捷报频传

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创新药物研发企业,公司设立至今一直围绕着DNA编码化合物库(DNA Encoded compound Library,简称DEL)技术潜心研究与创造,专注于原创新药的早期链段研发——苗头化合物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公司极大地推动了DEL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化应用,目前已成为DEL技术领域的领先者之一。目前,公司 DNA 编码化合物库小分子种类突破1.2万亿,是全球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实体小分子化合物库。

技术的领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公司对研发创新持续地、大力地投入。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8736.19万元,同比增长18.58%,

截至2022年末,公司合成分子骨架的种类超过6000种,基本涵盖了所有当前已获批上市的小分子药物的核心骨架以及临床在研小分子项目的大多数优势骨架,合成砌块近4万种;新增10余种DEL库的化学反应方式。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发表近20篇DEL领域的原创科学论文,占整个DEL领域相关文献的近20%。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84.06%,拥有研发人员 427 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96.25%,包括 85 名博士、143 名硕士。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和骨干成员均来自知名制药公司研发团队,拥有数十年创新药物研发及合作服务经验,技术发展引擎动力充足。

业务方面,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不少突破。新药在研项目权益转让实现收入 1,700 万元,同比增加350.50%。DEL库定制服务方面,公司实现收入7148.33万元,同比增长30.33%。在FBDD/SBDD 研发服务板块实现收入1.02亿元,同比增加5.15%。

平台建构 锚定长期确定性

公司是药物发现领域内同时拥有国际领先的DEL技术与 FBDD/SBDD 技术的成长性生物技术公司之一,同时,公司还拥有核酸新药研发相关技术平台(STO)以及靶向蛋白降解相关技术平台(TPD)两个新兴技术平台,与其他生物技术公司及药物发现领域 CRO 公司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技术壁垒。

在 DEL、FBDD/SBDD、STO、TPD 四大核心技术形成的药物发现平台基础上,公司搭建了 一站式从靶基因到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阶段的药物优化体系,范围覆盖多个技术环节,能够针对多种生物机制和靶点类别进行新分子的发现和后续开发,直至推进到临床前候选物阶段甚至临床试验阶段。

公司在四个核心技术平台及新药管线上的持续投入,是对长期发展确定性的精准锚定。通过进行新一代DEL技术的开发升级以及核酸新药研发平台和靶向蛋白降解平台的建设,公司在保持现有的技术领先地位同时,也将不断完善新药发现与优化能力,做到持续领跑行业。

另外,据资料显示,成都先导变更原募投项目“新分子设计、构建与应用平台建设项目”和“新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地点、项目总投资及投资结构、实施期限,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公司现阶段及未来发展需求。

行业方面,根据 Frost&Sullivan 报告统计,2022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约为1.48万亿美元,预计至2025年,医药市场规模将达1.8万亿美元。人口总量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疾病谱的改变,使得人类对生命健康事业愈发重视,成都先导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2023年是成都先导第二个十年的起始之年,将继续打造有差异化的新药研发技术及能力,提升经营业绩,为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起好步、开好头。通过完善技术发展,延伸业务优势,加快新药项目转化,公司致力成为植根中国、放眼全球的创新药物“种子库”和新药创制“新引擎”。(CIS)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