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真假、敌友与成败
来源:北京商报2023-01-12 09:27

微信聊天窗口能不能打开抖音或者淘宝的链接,只是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第一步,但这一步走得很纠缠很复杂。1月11日,“微信切断抖音外链”引发舆论关注,这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事件因果探究中,微信给出的解答是“早有平台规定,不能包含乱码字符,正常链接都可以打开”。而网友的反馈,不同个体不同感受,即便同属“竞争对手”,淘宝的境遇似乎比抖音好一点。

自2021年工信部等监管部门启动互联网平台“拆墙行动”以来,微信、淘宝、字节纷纷表态,陆续在“外链开放”层面展开行动,从一对一聊天到群聊场景,从普通外链到电商类外链,互联互通之于用户的便利清晰可见。2022年10月,甚至出现了“支付宝微信转账打通”的传闻,尽管真相并非如此,当事企业的创新努力还是给出了进一步互通的信号。

外链开放-API(应用程序接口)开放-账号数据(包含支付)开放,被认为是互联互通理想状态“三步走”。理想状态能不能实现,如何实现,何时实现?有递进的三个层次,既有态度压力,更延伸到技术和经济压力,尤其后两者,需要长时间考验,除了商业博弈,还有社会效益不同节点不同程度的考量。

仅仅商业博弈,动态且微妙。十年前,百度、阿里、腾讯(BAT)针尖对麦芒。现如今,字节(抖音)被普遍认为是腾讯(微信)最大竞争对手,阿里次之,百度甚至可以成为腾讯、阿里的朋友。

相较舆论认知,现实状况更为复杂。比如,监管层要求互联互通之前,被腾讯投资的快手、知乎、小红书等企业产品的外链也经常在微信的屏蔽之列。

所以,态度、技术的短期努力不容易解决根本性问题,只有在较长历史时期,把企业之间的商业博弈、社会效益算到“整体经济账”中才有希望。

这样的例子也有,1月10日,京东图书与当当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当当官方旗舰店在京东全面上线运营,双方会在货品、供应链、营销、服务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度合作。

此次合作被称为互联网领域的“活久见”,作为十余年老冤家,当当和京东曾经激烈对抗,双方创始人一度亲自上阵在社交平台对骂。

有人说,这是当当的妥协,毕竟企业规模和市场地位与京东不对等。但对于当事企业而言,在没有资本驱动的背景下,这样的冤家聚首实属不易,在谋求双赢的目标下,业务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只靠市场论成败太慢,在监管催动之下,业务高度对撞、实力旗鼓相当的腾讯与字节、腾讯与阿里能否提前实现高度互联互通?过去一年,撬开外链开放的第一步后,大平台确实在尝试,充满多维度想象力。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