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游后付 期待“信用+”推动行业迭代升级
来源:工人日报2022-11-15 08:49

据《工人日报》11月13日报道,近日,安徽黄山风景区上线“先游后付”服务,游客可以0元预订景区门票、索道票,先游后付、不用不付,灵活安排时间和行程。

疫情对旅游市场的影响不小,在如何重新获客、激活人气等问题上,不少旅游景点、景区都做出过免门票、送代金券等积极尝试,并取得一定效果。此次黄山“先游后付”,可谓站在游客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服务的靶向性更明确精准。

在传统旅游消费模式中,游客往往需要预先支付酒店住宿、景区门票、餐饮等全部费用或部分订金,如果行程有变,退票、退费等问题不仅程序烦琐,且常常伴随扣费甚至不退费等损失。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旅行途中的不确定因素不少。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如因政策调整导致消费者行程取消、无法出行,商家应该无条件配合消费者做好退费等善后工作,但仍有一些商家无故推诿、不执行相关要求。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动摇了旅游市场各方参与者的信心。

2021年9月,文旅部发文鼓励和支持文旅企业探索推出以信用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旅游业引入“信用+”,既是对自身服务和产品有信心的表现,也是对消费者提供创新服务的一种探索。相关报告显示,提供“先游后付”、不用不付的旅游产品,复购率更高、回头客更多,消费者的满意度也更明显。

“信用+传统行业”的模式,是数字经济赋能的结果和趋势——大数据的应用让旅游业者对于游客的画像更为精准,进而促使其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信用数据横向打通,让旅游业者不必担心个别游客的逃单逃费行为——“先游后付”本质上是一种信用消费,能够倒逼消费者主动规范自身言行,文明、诚信出游。

旅游业不断发展,我们乐见更多创新探索推动市场转型升级,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当然,诸如游客个人信息保护、旅游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旅游产品质量监管等问题也需通盘考虑。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提质升级。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