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生态:聚焦主业谋发展 迎接挑战启新程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燕云2025-10-30 22:44

当前生态环保行业面临多重困境,地方财政收紧、项目回款周期延长,叠加市场竞争激烈,众多上市环保企业被动转型。正和生态面对挑战,不退缩不回避。2025年下半年,正和生态领导班子围绕“聚焦主业、迎接挑战、上下同心、开启新征程”谋篇布局,突出绿色、特色、创新,优化布局生态型基础设施业务,全面推进《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战略制定与执行(BLM)》,并于10月20日正式发布。

公司通过差距分析,精准定位企业的核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突破技术壁垒、重构商业模式,凝心聚力,达成目标。从“看趋势、看行业、看竞争、看客户、看自己”五大维度,全面剖析行业现状,依托我国水利行业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和以水安全、水资源利用为导向的国家战略,果断聚焦核心业务“生态型基础设施”,聚焦“京津冀和近岸海域治理”市场,并形成分阶段目标,最终实现“国内生态型基础设施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时,公司创新性地构建以水安全为基础层,聚焦防洪工程、水资源利用等民生安全重大工程,突破水安全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技术瓶颈,并联合央国企拓展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以水生态+水景观为提质层,依托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环科院和海洋三所共建的三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聚焦河湖湿地修复、海洋生态修复、滨水景观与滨海景观,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生态型基础设施工程品质。

通过“垂直模型+具身智能”双轮驱动,筑牢水安全业务核心竞争力,实现水生态与水景观业务的智慧升级,实现AI在国家战略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商业模式从之前的EPC升级为“研发—设计—建设—运营”EPCO全生命周期服务。

市场布局方面,公司以北京为根据地,聚焦国家水网建设工程、幸福河湖项目。近岸海域治理围绕海堤生态化改造、海洋生态修复、沙滩修复工程,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现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提升。

在聚焦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领域的垂直应用。研发并依次发布“海洋、河湖大模型”,重点推进水务巡检机器人场景落地。通过“模型驱动实体”的联动机制,不仅提升了行业场景的智能化水平,更为人工智能在生态修复领域的应用场景落地提供了技术范式。

在回款方面,公司继续加大回款力度,筑牢企业发展基石。在目前全口径5.91亿元回款的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唐山、太原项目的回款力度,确保实现全年9亿元回款目标。加大主业市场订单拓展,并继续保持技术研发与人工智能等新业务的资金投入,实现公司业务的平稳运营。

公司在关键举措上,对内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奖惩机制,确保战略目标达成。对外则重新整合供应链,加强沟通,鼓励与建立质量、利益共同体导向的长期合作伙伴。

公司通过加大水利、市政资质投入,补强生态型基础设施的核心竞争力。引进水利专业设计与施工人才,采取内育外引及常态化培训,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通过组织与文化保障,弘扬“坚守匠心、研究进取”的奋斗者精神,以项目复盘、联查轮岗等方式,培养“第一次即是最后一次”的精品意识,坚守“大道源和,诚信永恒”的企业初心,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燕云)

责任编辑: 高蕊琦
校对: 盘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