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调整针对中国航运和造船业的歧视性措施符合中美两国的长远利益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李彦庆2025-10-29 21:15

近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我们关注到,此次磋商将美对我造船业301调查措施纳入议题,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磋商结束后对媒体表示,中美经贸团队就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讨论和交流,建设性地探讨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识。李成钢在会见媒体记者时表示:“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这既表达了双方寻求共同利益的艰难,更显示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与意志。

中美双方在全球经贸格局中的地位重要,双方的政治经济关系影响世界。避免对抗、携手合作有利双方、更利世界。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航运和造船业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以非公平贸易的方式打压中国产业发展,扰乱了全球海运供应链和造船业的正常秩序,为当前全球贸易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不仅对全球海事工业稳定健康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也损害美国自身发展利益。自2024年初开始,包括中国造船业在内的全球造船业遭受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启动的301调查以及2025年港口费措施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按照中国船协的统计,全球新造船市场订单同比下滑17.3%(以cgt计)。为了维护国际航运造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中国政府对与美国相关联的船舶对等征收特别港务费,反制美方加收港口服务费,显示了中国政府维护市场公平的决心。

从2010年开始,中国船舶工业已连续十五年在完工量、新接量和手持量三大指标上成为全球第一,今年将继续第十六年领跑全球。中国造船业历经多年风浪锤炼下的韧性,是全球海事工业有目共睹的,也得到大多数理性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与支持。今年1—9月,中国造船业在美方措施的冲击下经历了市场波动,但到三季度末,新接订单(以cgt计)与去年持平,再次展现出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一年来的经历证明,任何打压中国船舶工业的企图都不会得逞。

此次中美经贸磋商达成的初步共识,对全球航运造船业恢复正常的商业市场秩序具有积极意义,也体现了中国政府维护全球海事业公平环境和中国航运及造船业利益的坚定立场。中美双方达成初步共识,对中国航运和造船业的未来是一件好事,对减少全球海事工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稳定全球海运供应链以及重塑对中国造船的信心更具重要意义。

航运与造船业的国际性要求全球公平市场环境和供应链畅通合作,对特定国家搞产业霸凌只会损害全球产业利益。希望美方立足长远发展和共同利益,与中国相向而行,多合作、不对抗,共同担负起全球发展的责任。

(作者李彦庆系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

责任编辑: 刘少叙
校对: 祝甜婷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