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五投联动”与“三融并进” 渤海证券力促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
来源:证券时报 2025-10-29 A005版作者:马静2025-10-29 07:04

证券时报记者 马静

“资本市场具有融资投资、资源配置、风险分散、价值发现等方面功能,在分散创新风险、促进资本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助推器。”近日,渤海证券党委副书记、总裁徐克非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做好科技金融,证券公司应当重点发挥好要素、资金、信息、新型智库“四个枢纽”作用。

近年来,渤海证券把科技金融作为重点发力方向,深耕区域、服务全国,通过强化投行、投资、投研、投顾、投教“五投联动”,推动融资、融智、融商“三融并进”,加强科技赋能等方式组合发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

“四个枢纽”协同发力

徐克非认为,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参与者,承担着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使命,要发挥好“四个枢纽”作用,凝聚起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要素枢纽,即聚焦促进科创与资本的“双向赋能”。券商应主动收集要素信息、分析要素特征,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强化产融资源对接,做好多元化、接力式、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资金枢纽,即聚焦畅通科创与资本的“绿色通道”。券商需充分发挥资本中介功能,积极通过资金有效配置、加强做市服务、加大自有资金投入,以及利用广泛的网络渠道推动资金归集与分配等手段,放大资金聚集效应,引导更多资本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信息枢纽,即聚焦搭建科创与资本的“信息快车”。券商可积极通过提供路演平台、优化投行功能等方式,不断完善科创与资本之间的信息披露、识别和匹配等方面的信息网络,推动信息资源的快速流动和市场主体的加速融合,助力实现科创领域的多元化投融资需求高效对接。

新型智库枢纽,即聚焦做好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智库”。券商要整合自身专业、人才和平台等优势,积极帮助科创企业完善公司治理、规范经营运作,协助政府部门完善扶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主动当好企业的“引路人”、政府的“参谋部”,在价值发现、估值定价、咨询服务等方面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

“五投联动”与“三融并进”

理念为舵、实践为桨,在扎实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上,渤海证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强化“五投联动”。徐克非谈到,渤海证券通过强化投资、投行、投研、投顾、投教等五个方面的协同联动,依托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股权直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为科创企业及传统企业技术升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资本市场服务,并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渤海证券先后设立了7只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约4.98亿元,已实现投资3.48亿元,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形成支撑。较为典型的案例是投资了地平线机器人,这家国产智能驾驶芯片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已于2025年初在港交所上市。

第二是推动融资、融智、融商“三融并进”。近年来,渤海证券共为11家具有科技属性的企业提供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新三板定增及上市培育等资本市场服务,帮助企业合计募集资金35亿元。同时,渤海证券积极参与天津资本市场“四库”系统建设和加强市值管理等工作,研发市值管理产品“渤海智擎”,为多家企业提供了包括行业分析、政策解读、标的推荐等方面的专业化市值管理服务。此外,渤海证券还搭建了天开园唯一一家资本市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构建“1+1+4+8”工作体系,提供资本协同、财富管理、企业路演、科创投教等综合服务。目前,该服务平台已围绕科技创新组织投融资活动59场,邀请超过80家投资机构和企业来津投资交流,并成功引导3家科技型企业落户天津。

第三是加强科技赋能,反哺自身发展。徐克非提到,渤海证券高度重视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布局,加快推进自身的数字金融建设。公司通过构建“1+1+3”金融科技体系,更好地提升了服务能力。2024年12月,渤海证券获评数据管理成熟度(DCMM)三级(稳健级),成为DCMM三级以上的14家券商之一。

构建区域科技产业发展生态

坚持将服务区域经济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已成券商的战略自觉。徐克非认为,券商尤其是区域券商应结合股东特点、区域优势等资源禀赋,着力构建与区域产业特点高度相关的科技金融生态,做到“一个主动,四个深耕”,即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深耕区域、产业、产品和机制。

近年来,渤海证券以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着力点,大力推动构建以“两横一纵”为核心的业务格局,全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并初见成效。其中,“两横”即强化固定收益全产业链,打造特色化机构财富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一纵”就是要立足天津,深耕产业,聚焦京津冀,服务全国。

今年上半年,渤海证券的八个主要业务条线呈现“一稳七升”的良好态势,其中投行、经纪、资管、私募业务收入均实现30%以上的增长,公司整体营收结构进一步改善。在徐克非看来,这得益于公司针对“功能性”发挥的精准把握和全力以赴。

作为天津唯一一家法人券商,渤海证券还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服务地方国有企业发行科创债募集资金35亿元;通过北交所及股转市场投资天津地区科创型企业6家;落地3单天津股权直投项目,投资金额3000万元。

此外,渤海证券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协同发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2025年前8个月,累计服务京津冀区域各类主体和企业发行债券14只、实际承销14.54亿元;在做市交易方面,去年公司先后创设“渤海证券精选中短期天津地方债篮子”、全市场首个“京津冀地区产业债篮子”,助力提升天津及京津冀地方债与产业债流动性和市场影响力;在债券投资方面,今年前8个月通过自营投资和资管产品累计投资京津冀地区债券1113.18亿元,切实激发产业活力。

“在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证券公司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受益者,更是科技产业升级的关键推动者,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信心。”徐克非表示,渤海证券将积极践行金融国企的使命担当,不遗余力为科技创新贡献“渤海力量”。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