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逼近4000点!这些板块值得关注
来源:国际金融报作者:朱灯花2025-10-27 23:47

得益于上周末中美经贸谈判进展良好等利好消息,本周一A股市场“量价齐升”,沪指逼近4000点,创业板指涨幅接近2%。不过,市场分化较为明显,仅有3361只个股收涨。其中,通信、电子等科技股表现亮眼。

受访人士表示,本周沪指有望冲上4000点,但投资者需警惕冲高回落风险,也要密切关注交易量能的变化。此外,关注本周中美元首会面发展以及10月中国PMI(采购经理指数)的数据情况。科技股是本轮牛市的核心主线,但部分高位科技股涨幅过大,累积了较多套牢盘和获利盘,投资者需要注意相关风险。

科技股强于传统股

今日A股“量价齐升”,交易量能放量至2.36万亿元。沪指收涨1.18%报3996.94点,创业板指收涨1.98%报3234.45点,科创50、沪深300、上证50上涨,北证50微跌。截至10月24日,沪深京两融余额增至2.46万亿元。

今日共计3361只个股收涨,涨停股63只;1862只个股收跌,跌停股15只。今日成交额超过100亿元的个股共计15只,主要集中在科技股,且多数大涨。其中,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日成交额均超过200亿元,股价涨势强劲。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多数板块收涨,通信、电子、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等热门赛道涨幅靠前。

市场热点轮番活跃,科技股表现强于传统股,通信设备、PCB(印制电路板)、英伟达概念、电子元件、稀有金属等热门赛道大涨。

存储芯片概念股全天走强,华虹公司、中微公司涨近5%,大为股份、兆易创新、德明利涨停。

CPO(共封装光学)概念股延续强势,“易中天”继续走强。中际旭创涨逾3%报508.94元/股,新易盛涨逾8%报403.95元/股,天孚通信涨近7%报190.06元/股。

排排网财富研究总监刘有华认为,今日A股走强的核心因素是政策预期的显著升温。

对于科技股为何强于传统股,刘有华表示,主要原因是政策聚焦于科技自立自强,且“新质生产力”受到高度重视,这使得科技板块的业绩预期向好。相比之下,传统股受经济转型的影响,增长动能相对不足。在投资布局方面,他建议可关注科技板块中的半导体、AI(人工智能)等核心领域,同时配置能源、银行等红利资产与高股息板块,以此来平衡风险和收益。

政策预期显著升温

“今日A股走强,主要是宏观方面的利好较多,提振了市场情绪。”前海钜阵资本投资总监龙舫告诉记者,一是上周末的中美经贸谈判进展良好,消除了近期A股调整的主要扰动因素;二是上周“十五五”规划出台,市场预期后续相关利好政策可能密集出台;三是市场预期本周举行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将再度降息25个基点,国内货币政策的空间也将随之进一步打开。

格上基金研究员焦冰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今日A股强势表现是多重利好共振的结果。通信、电子等外资重仓板块当日涨幅居前,反映出国际资本对中美科技合作预期的修复。10月25日至26日,中美第五轮经贸磋商在吉隆坡举行,双方就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出口管制、芬太尼合作等关键议题达成初步共识。尽管具体细节尚未落地,但这是继2024年关税休战后的又一积极信号,直接缓解了市场对科技领域“脱钩”的担忧。另外,我国宏观数据也有所改善。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显示出微观企业盈利能力的修复。在政策面上,“十五五”规划对科技创新的强调,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沪指逼近4000点,极大地提振了市场情绪。焦冰表示,上证指数自2015年7月后首次逼近4000点,这一关口的突破将打破投资者长期形成的3000点中枢思维。今日市场交易量能放量,“价涨量升”的健康形态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若成交量能维持,指数有望延续上行趋势。

在龙舫看来,本周沪指有望冲上4000点,但投资者需警惕冲高回落风险。宏观层面,关注中美贸易谈判的后续进展。虽然本次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磋商达成了基本共识,但尚未签订正式协议,相关细节还需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未来仍可能存在反复和变数。从资金面来看,需要密切观察两市成交量的变化,看大盘上涨过程中能否持续放量,以及是否有增量资金大举入场。

焦冰也提示了相关风险:一是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尽管市场预期10月降息的概率超90%,但对于降息的幅度和后续路径仍存分歧。若降息不及预期或释放鹰派信号,可能引发外资回流美元资产,冲击A股高估值板块。二是业绩扰动。目前进入三季报密集披露期,业绩超预期的行业(如化工、新能源)或获资金青睐,而高估值赛道若盈利不及预期可能加剧调整。三是地缘政治与关税冲击,中美磋商结果仍存不确定性。

关注这些板块

“综合来看,预计市场或震荡上行。”名禹资产认为,中美吉隆坡会谈就关键贸易问题达成初步共识,预计对等关税或进一步延期,中美关系继续边际缓和;四中全会举行,“十五五”要求保持适当经济发展增速,这一提法相对积极。在投资机会方面,建议关注相对景气、三季报及2026年利润高增的方向,如AI、机器人、创新药、电力设备、新消费、工业金属、化工、大金融等。此外,还需关注本周中美元首会面发展以及10月中国PMI的数据情况。

“短期来看,在政策提振与经济修复预期的双重支撑下,市场仍具备上行动力,指数或将维持震荡向上态势,板块结构性分化将延续。”刘有华认为,成长与周期板块轮动可能加快,科技制造(涵盖半导体、算力、军工、新能源等)以及受益于扩内需政策的消费链条,有望持续成为阶段性主线。从中长期维度观察,政策底与盈利底有望形成共振,权益市场或延续“慢牛”格局。

在布局策略上,焦冰认为,AI算力(光模块、GPU)、半导体设备、卫星通信等领域,受益于政策红利与全球技术迭代;银行、保险等权重板块,在险资配置需求的推动下,存在估值修复空间,成为资金避险首选;军工板块受益于周边局势紧张与装备升级需求;此外,11月中旬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可能成为中美关税协议签署的重要契机。如果双方能够在部分商品关税减免方面达成共识,电子、机械等出口导向型行业将直接受益。与此同时,国内“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有望出台,其中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值得期待。

龙舫建议,投资者可以对科技股、消费股及周期股进行基础均衡配置,并根据市场风格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他认为,如果中美贸易谈判能够达成协议,A股市场将有三大板块最为受益:一是英伟达和苹果产业链;二是稀土永磁板块;三是外贸出口板块,比如跨境电商板块。

龙舫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固态电池、机器人等科技股是本轮牛市的核心主线。然而,某些高位科技股涨幅过大,严重透支了未来的业绩。例如,算力硬件等权重股上方累积了大量套牢盘及获利盘。部分核心标的在连续反弹后,已逼近前高压力区附近。在整理时间不够充分的背景下,若无连续性的增量资金进入,很难一举化解这些压力。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表示,从短期来看,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及重要部署。这些中长期的增量利好信息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及情绪。同时,自10月以来,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中继态势,这将进一步推动股市情绪的延续修复,并有望提升股市的赚钱效应。

中期视角下,方磊指出,四中全会公报的信息更偏纲领性,还需要观察后续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全文等。但“十五五”是承前启后、全面发力的关键阶段已经明晰,中国将进入新的经济发展期,国内经济动能有望向科技、消费等新动能切换。中期预期的稳定也有助于带动股市情绪中枢逐步抬升。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