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合音乐詹华:版权治理推动音乐产业快速发展 人才培养是行业核心动力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志2025-10-27 22:14

从90年代的“红星生产社”“麦田音乐”到00年代的“太合麦田”“海蝶”等经典厂牌,从郑钧、许巍、小柯、朴树、叶蓓到林俊杰、阿杜、金莎、许嵩等不同年代崛起的音乐人,在新人发掘和培养方面成绩斐然的太合音乐,正在延续公司的“传统”。 

10月24日、25日,太合音乐旗下麦田未来新星联盟主办的“少年红星音乐计划”2025终选盛典暨音乐教育产业论坛在上海乐器展期间举行。

早在2019年,太合音乐就发起了旨在发掘和培养青少年音乐人的“少年红星音乐计划”。从2024年开始,该活动与太合旗下的音乐教育厂牌麦田未来新星联盟联合拓展成为全国性选拔活动,40组晋级选手将竞逐成为“少年红星音乐计划”的一员。

“少年红星音乐计划”着力发掘千禧年后出生一代的华语流行潜力新人,并以国际化视野和全新的产业思维打通“音乐+教育”的成长路径。通过这种方式,太合音乐逐步搭建音乐人才发掘与音乐教育培训的互动体系。

“自流行音乐诞生迄今,几乎所有成功艺人都是从青少年时期便展露锋芒,青少年音乐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是这个行业的核心动力之一。”太合音乐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詹华表示,“太合作为华语流行音乐的重要推手,聚焦年轻一代,为行业培育新锐人才是公司的责任和使命。” 

太合音乐发轫于中国原创音乐肇始期,见证了华语音乐市场的发展。数十年间,我国音乐产业发生了巨变,传统唱片变成了数字音乐;互联网流媒体变成了最大的音乐播放和收听渠道。变化尤为明显的,是付费音乐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付费音乐市场快速发展,付费听歌逐渐成为许多听众的习惯。由此催生出的两大音乐巨头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目前港股市值分别高达2782亿港元、546亿港元。

作为行业资深从业者,詹华见证了音乐产业从粗放向规范的发展历程。詹华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国内音乐付费市场之所以能迅速发展,版权治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早在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颁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责令各网络音乐服务商于当年7月底前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数字音乐“免费时代”由此终结,正版数字音乐市场也逐步发展。 

作为音乐服务机构,太合音乐同样受益于版权音乐市场的发展,音乐作品的版权授权收入是目前太合音乐的核心收入来源。

詹华告诉记者:“太合音乐作为国内头部音乐版权代理机构,已经积累起丰富的版权音乐库。除了全球三大唱片公司,太合音乐作为国内大型华语流行音乐服务商,获得的版权收入规模也是相对比较大的。” 

除了音乐版权授权收入外,太合音乐当前的业务还延伸到了艺人经纪、演出服务、音乐教育、校园音乐等方面。近两年,国内演艺市场一片红火,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甚至“一票难求”。手握“麦田音乐节”等知名音乐节IP的太合音乐,也从火热的演艺市场中受益。 

“内容是公司的核心,有了精品内容,我们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希望,在推动公司业务成长的同时,为行业发掘一些有才华的人,这对于整个华语音乐产业链都有益处。”詹华表示。

责任编辑: 臧晓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