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泰来(603659)10月27日晚间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30亿元,同比增长10.06%;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7.25%。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42亿元,同比增长6.66%;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69.30%。
璞泰来表示,业绩增长主要系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展现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公司持续巩固研发与工艺创新优势,以差异化的产品和产品组合积极匹配下游客户需求。公司隔膜涂覆加工业务在充分满足动力电池客户增量需求的同时实现储能领域的强势突破,隔膜销量及涂覆加工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另外,璞泰来称,公司PVDF业务有效把握市场机遇,以稳定的产品品控获得增量订单,在激烈竞争中实现销量增长。负极材料业务方面,通过产品创新和降本增效,经营情况逐步改善。同时,公司通过管理效率提升实现了对成本、费用的良好控制,实现了利润总额的提升。
璞泰来是行业内形成隔膜基膜、涂覆材料、粘结剂、涂覆和基膜设备、涂覆加工等环节的产业链闭环布局的企业。今年9月份,璞泰来接受机构调研时介绍,目前基膜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但行业整体尚未达到供需平衡,仍有厂商产能利用率尚有提升空间,目前基膜生产设备仍存在更新迭代的技术发展趋势,短期内基膜行业较难存在价格上涨的基础。在涂覆加工业务方面,璞泰来称,多年来下游客户均有产品的成本年降目标,公司也将同步配合下游客户进行积极的成本挖潜。
提及固态电池领域,璞泰来介绍,自2022年以来承接的固态电池生产设备累计订单金额已超过2亿元。公司固态电池设备兼顾干法和湿法技术路线,目前干法领域的设备居多。公司固态电池设备客户涵盖了国内外电池厂商、知名车企和研究机构。
对于硅碳负极的应用前景,璞泰来表示,硅碳负极可以应用于液态锂离子电池、也可以应用于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其作为下一代负极材料产品的重要技术路线,其能够实现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目前硅碳负极已率先在消费电子、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批量使用。动力电池领域因其较为苛刻的成本要求,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相对滞后一些,但随着消费电子领域的推广应用,也会逐步带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公司也在持续推进硅碳负极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产品认证和市场推广,推动负极材料行业进一步发展。”璞泰来表示。
展望今年和明年各业务板块,璞泰来透露,负极材料方面,公司将积极以创新性产品供应客户,以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等综合举措进行生产经营成本改善,争取实现先进产能的全面投产,明年力争出货量目标为25-30万吨;涂覆隔膜方面,今年及明年力争实现出货量目标为100亿㎡和130亿㎡;基膜方面,力争实现出货量目标为12亿㎡和20亿㎡;PVDF方面,力争实现出货量目标为3万吨和3.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