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规模3年增30倍 广东农垦与一亩田合作第四季10000亩马铃薯数字化示范种植基地开种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小伟2025-10-27 19:47

记者10月27日获悉,广东农垦集团与一亩田集团联合共建的第四期马铃薯数字化示范基地,再次迎来播种季节。该基地连片种植总面积超10000亩,是南方马铃薯三作区单体最大种植基地。

此次播种标志着双方深耕三年的“北薯南种”数字化模式,从初期探索成功迈入规模化复制的全新阶段,实现了3年30倍的种植规模增长。

2022年,广东农垦与一亩田开启首次合作,共同打造了300亩马铃薯数字化示范基地。通过精准选定“沃土5号”薯种、全域布设物联网监测设备、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成功构建起种植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次年3月丰收季,马铃薯商品率高达97%,开采即售罄;10月,一亩田将种植规模扩大至3000亩,并延续优良品种和高标准数字化种植技术,同时持续采用国家“十三五”岗位科学家研发的微生物菌剂,实现绿色种植。

据测算,3000亩基地亩产可达5000斤,按市场行情预估产值超2000万元,且有效利用冬闲田实现“一年三熟”,为粮食安全与农户增收注入新动力,也让“北薯南种”模式的可复制性得到进一步验证。

万亩基地正式开播,是对过往成功经验的系统整合与升级。基地负责人魏强表示:“这是广东农垦与一亩田携手以来,马铃薯种植面积首次突破万亩大关,目前是南方马铃薯三作区单体最大的种植基地。”

本次基地种植仍选用经市场检验的“沃土5号”等优势品种薯种,这是基于前期田间种植表现,依托一亩田天机大数据对全国马铃薯市场行情的前瞻性分析。

在田间管理上,成熟的数字化体系将全面落地:5G视频监控、土壤墒情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像“田间哨兵”,7×24小时实时采集土壤温湿度、养分及空气环境数据,这个从400亩基地就开始验证的技术方案,将会在万亩规模上更高效地为精准水肥管理提供支撑;国家“十三五”科研项目转化的微生物菌剂作为“绿色卫士”,延续了前期绿色防控路径,在规模化种植中持续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守护土壤健康与马铃薯品质。

从300亩到10000亩,基地规模跨越式增长的背后,是“北薯南种”模式的成熟,同时离不开跨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撑,让“冬闲田变增收田”的民生价值从土地激活延伸至农业种植全链条。

广东地区传统“冬闲田”资源丰富,一亩田在以“冬种春收”反季节模式激活闲置土地的同时,同步构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

依托反季节种植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前几期基地产出的马铃薯都能在次年3月顺利上市,恰好错开北方马铃薯集中上市期,借助市场“时间差”抢占价格优势;此次万亩基地也将延续这一节奏,预计明年3月上市,进一步扩大反季节供应的市场影响力。

“从300亩到10000亩,不是简单的面积叠加,而是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种植模式走向成熟的体现。”一亩田集团副总裁刘敏说,通过数字化技术从源头确保“种得好”更“卖得好”。

责任编辑: 臧晓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