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利润暴跌99% 将以裁员应对业绩滑铁卢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小伟2025-10-27 16:24

豪车市场正在明显开启“挤泡沫”进程。曾经是无数人梦想豪车的保时捷,开始遭遇业绩滑铁卢。

德国大众集团旗下保时捷汽车公司最新公布,公司第三季度亏损达9.66亿欧元,今年前三季度其销售利润同比大幅下滑99%。从前九个月来看,保时捷营业收入约为268亿欧元,同比下降6%。

美国关税政策是保时捷业绩承压的原因之一。今年前九个月,关税问题给公司带来不小的额外成本。此前,公司方面曾分析认为,今年全年美国关税政策将给保时捷带来约7亿欧元的损失。

更大的原因,来自中国的智能电动车产业正在集体崛起,包括小米等汽车厂商在内,都从价格和价值层面,对保时捷产品形成冲击。尤其是“技术平权”击穿了保时捷赖以生存的品牌溢价。

保时捷销量下滑,在中国市场也有验证。

今年年中,保时捷大幅降价的话题曾引发热议,“帕拉梅拉降价30多万”“卡宴限时首付9.98万元起”等消息在业内频传。这被视为保时捷旗下品牌清库存之举。

公开统计显示,自2021年交付量达到顶峰后,保时捷在华销量便持续走低。2022年,保时捷全球销量同比增长3%,但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同比下降2.5%;2023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至15%;2024年,保时捷全球市场销量同比下降3%,而中国市场则同比下降了28%。这无疑对公司财务表现带来冲击。

公司管理层曾公开表示,保时捷未能及时跟上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中国市场年需求大幅下降,形势严峻。

从产业来看,不只是保时捷,整个传统豪华品牌阵营,包括BBA(奔驰、宝马、奥迪),都在面临同样的冲击。此前统计数据显示,BBA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占有率曾一度接近70%,但近两年这个数字已经跌破了50%。主流判断认为,以往品牌光环就能轻松赚钱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式。

为了挽救业绩颓势,保时捷也在祭出应对动作。

例如,组织结构优化方面,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裁员1900人,并于今年内裁减2000个临时岗位。根据公开资料,公司第二轮裁员方案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公布。

实际上,保时捷上月还曾宣布推迟部分纯电动车型的推出,延长多款燃油和混动车型市场生命周期,并终止电池自产计划。

责任编辑: 张一帆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