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场景突围”之路
来源:中国经营报作者:陈燕南2025-10-27 13:36

当自动驾驶行业站在“技术演进”与“商业化生存”的十字路口,“L2向左,L4向右”的选择背后,是无数企业在亏损泥潭中的挣扎与探索。一边是智能驾驶技术需要持续投入以实现迭代跃迁,一边是公司急需现金流支撑生存。而斯年智驾走出的“场景赋能—技术反哺”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商业化样本。

在自动驾驶赛道上,不少创业者怀揣“无人驾驶终将改变世界”的理想,却在场景选择与细分赛道定位上陷入迷茫。而斯年智驾的破局之道,在于放弃“空中楼阁式”的技术空想,从港口这一封闭场景切入:先以现有技术解决具体的物流搬运痛点,再通过无数次场景验证来摸准客户真实需求,进而衍生出更多能力来解决供应链成本、效率优化等深层问题。

这种“从场景中来,到场景中去”的逻辑,与何贝强调的“客户需求从新奇转向商业理性”说法高度契合,也正是其场景化实践的必然结果。

技术的终极目标,始终要回归人的需求与用户体验。何贝观察到,早期客户购买设备多出于“好看、好玩”,而如今技术必须与商业价值深度绑定。斯年智驾的案例印证了这一点,当下的行业焦点,早已从“能不能做”转向“如何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价值”。

尽管无人驾驶已驶入快车道,但全行业仍在“摸着石头过河”。何贝的实践感悟颇具代表性:最初以为无人驾驶仅是技术挑战,深入实践后才发现,技术背后是“复杂的客户群体与多样化需求匹配问题,以及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稳定性等更深层次的挑战”。这种认知迭代,揭示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本质——它不是单一技术的胜利,而是技术、场景、供应链、政策的系统工程。

面向未来,何贝判断“过去十年是探索期,未来十年是智能制造成熟期”,而商业化落地将是全产业链的核心命题。在这个过程中,“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先做出来,再在场景中试验打磨升级”或许是最务实的选择。斯年智驾的突围,给所有自动驾驶从业者提了个醒:比起争论“L2与L4谁更先进”,不如先找到那个能让技术“用起来、赚到钱”的场景——这才是穿越资本寒冬、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