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深交所自2024年11月以来,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核心任务,系统推进上市公司大走访工作,通过建立常态化走访上市公司机制,以“深扎根”式的服务,直抵企业发展痛点与创新内核,助力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证券时报今起推出“深走访·提质效”系列报道,跟随监管部门走进上市公司,探寻资本市场强化功能发挥、更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态势,敬请关注。
汇川技术苏州生产基地里,一台SCARA(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正以0.01毫米的重复定位精度,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机定子的装配作业。这条搭载汇川技术自主研发伺服系统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产线,效率较传统生产线大幅提升。
这处场景,是汇川技术以“电机驱动与控制”核心技术为锚点,借助资本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微观缩影。从2003年聚焦变频器业务的初创企业,到如今覆盖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电驱、智慧电梯三大领域的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佼佼者,汇川技术的成长轨迹,始终与资本市场的赋能紧密相连。
从创业板上市到产业版图扩张
2010年9月29日,汇川技术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钟上市,彼时公司年营收仅17.26亿元,核心产品仍集中于工业变频器领域。“上市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发展资金,更让公司治理体系实现了质的飞跃。”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忆,借助资本市场的规范要求,汇川技术逐步搭建起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的现代化管理架构,为后续业务扩张打下基础。
资本工具的灵活运用,成为汇川技术突破产业边界的关键抓手。2019年,公司以24.87亿元收购上海贝思特电气——这场并购被视作汇川技术向世界领先的电梯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迈进的“关键一棋”。
通过整合贝思特,汇川技术从电梯电控单一产品供应商,升级为提供“控制系统+门系统+人机界面+线缆”的电气大配套解决方案服务商,市场份额快速跃居行业前列。2021年,汇川技术再通过定增募集21.05亿元,一方面收购汇川控制49%股权,强化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一体化能力;另一方面投资智能化工厂与工业软件平台,提升变频器、伺服产品产能,同时打造控制器统一软件技术平台,为数字化业务铺路。
长效激励机制的落地,则让资本红利转化为团队创新动能。自上市以来,汇川技术已实施七期股权激励计划与两期长效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从核心技术人员到中层管理者的多层级团队。
数据印证了激励的成效:2013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17.26亿元飙升至370.4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8.34亿元增长至42.85亿元,其间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超20倍、4倍增长,形成“人才激励—技术突破—业绩增长”的正向循环。
基于自身研发投入大、转化周期长的特点,在走访的过程中,汇川技术相关负责人提出建议:建议进一步加大再融资支持力度,更好满足研发攻关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助力科技型上市公司把握市场机遇,以不断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核心技术构筑行业壁垒
全球首款5μs级响应时间的运动控制器的诞生、磁悬浮电机能效达IE6超高效等级……汇川技术的实验室,宛如一座孕育创新的摇篮。
“公司坚持三轮驱动,其中的一轮就是技术创新驱动,构建多层次、多产品、多场景的核心技术优势。”汇川技术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汇川技术累计获得2886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核心技术覆盖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的各类产品。
持续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是技术突破的“燃料”。2024年,汇川技术研发投入达31.47亿元,研发费用率8.5%,研发团队规模达5538人。这种投入转化为实打实的市场优势:截至2024年末,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公司通用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28.3%、低压变频器市占率18.6%,均位居行业第一;SCARA机器人市占率27.3%登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机控制器产品市占率10.7%,仅次于比亚迪。
工控行业的竞争,本质是“技术+工艺”的竞争。汇川技术不仅掌握核心技术,更积累了跨行业的应用经验。公司的核心技术涵盖工业自动化、电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工艺技术,并积累了跨行业开发应用和落地拓展的丰富经验。这种“技术+场景”的深度融合,让汇川技术在行业周期波动中保持韧性,2024年即便面临工业自动化市场整体下滑1.7%的压力,公司仍实现营收正增长。
三大赛道打开增长新空间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汇川技术正以“国际化、双碳能源管理、数字化”三大战略为抓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极。
在国际化领域,公司聚焦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选择以韩国、印度、越南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泛亚太区,工业底蕴深厚的欧洲区,以及产业链回归后迅速发展的美洲区作为全球化布局的重心,瞄准“海外市场容量是国内三倍”的广阔空间。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总收入(含汽车)约13.2亿元,同比增长39%,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约6.4%。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管理业务,是汇川技术的另一张“王牌”。依托电力电子平台技术,结合在工业领域积累的丰富用户场景经验,汇川技术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与能源全球化战略,持续输出高效、可靠的储能产品及数字化能源解决方案。公司着力于构建国内工商业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重点推进海外能源业务的突破,以满足全球市场对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管理的迫切需求。
数字化业务的布局同样紧锣密鼓。汇川技术继续深耕数字装备、数字能源与数字工厂三大核心赛道,旨在为工业用户提供“用得起、用得好,易部署、易升级”的数自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智能化升级。
与此同时,汇川技术也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发展基因:2024年完成200余家主要供应商的绿色供应链调查,被纳入多项ESG指数;荣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新财富“最佳ESG信披奖”,并入选福布斯“2024中国ESG50榜单”。通过将低碳责任、透明治理嵌入业务全流程,汇川技术正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
从在创业板上市,到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汇川技术超过20年的成长史,是中国科技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技术突围—产业扩张—生态构建”的典型样本。在资本市场的持续赋能下,这家“中国工控龙头”正以更坚实的技术根基、更广阔的产业布局,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汇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