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产业周期破局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刘英杰2025-10-23 07:37

10月22日,中国银河证券第一届大宗商品论坛在杭州举办,论坛以“宏观领航·穿越微观产业周期——锚定·破局”为主题,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机遇与风险管理路径进行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产业链格局深度调整,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大宗商品市场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加精准专业的全方位支持,共同探索产融结合新路径,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度融入大宗商品市场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在宏观环境、地缘局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复杂性远超以往。”中国银河证券党委委员、副总裁罗黎明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格局持续调整,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推进,国内外市场联动更加紧密。在这一背景下,大宗商品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础支撑,其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正愈发重要。它不仅是反映经济冷暖的“温度计”,更是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产业链稳健运行的关键领域。

罗黎明表示,本届论坛的举办,是中国银河证券机构业务条线积极践行使命的重要举措。公司致力于成为机构客户高度信赖的“全链条服务商”。这不仅意味着要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服务,更要深度融入大宗商品这一关键领域。凭借公司强大的投研实力、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高效的跨境服务能力,为客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驾护航。

罗黎明坦言,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证券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产融结合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金融要回归本源,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为中国银河证券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公司扎根产业、深耕实体的决心。

把握大宗商品市场脉络

在论坛的分享环节,中国银河证券多位专家从宏观形势、业务模式、投资策略等角度对大宗商品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从宏观层面分享了对当前全球和中国经济的深刻洞察。他表示,全球经济正处于以人工智能(AI)为引领的第四次科技变革前夕,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大幅提升。

章俊表示,新供给侧改革需要做“加减乘除”系统工程:即减法(去产能)、除法(加快房地产去库存)、加法(加杠杆)、乘法(加快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银河证券创新投资总部负责人张堃从业务模式角度,探讨了证券公司如何在大宗商品领域实现从传统通道服务商向全链条生态服务商的转型。他表示,国内券商在大宗商品业务上面临着“迂回进场,但止于通道业务”的困境,中国银河证券通过子公司协同、境外布局等方式,正努力打破这一局限。中国银河证券正积极通过自营投资与客需业务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新尝试。

中国银河证券创新投资总部商品团队负责人马凯从实战角度分享了构建大宗商品投研框架的经验。他表示,分析大宗商品价格需从供需基本盘、金融折现属性、库存周期、宏观流动性四个维度综合考量。近年来,大宗商品交易的难度显著增加,根源在于供给曲线变得陡峭,导致价格易暴涨暴跌。

他建议,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多强空弱的对冲策略可能比单边趋势交易更为有效。对于后市,他认为部分大宗商品经历多年下跌后处于估值低位,但短期供需格局仍不支撑大幅上涨,建议关注原油产业链的结构性机会等政策带来的工业品对冲机会。

探寻破局之道

在论坛上,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大宗商品市场已进入一个由宏观债务周期、全球地缘局势、产业政策与能源转型共同驱动的复杂新阶段。投资者需打破传统周期研究的范式,在理解结构性变化的基础上,敏锐捕捉金融属性与实物属性交织下的投资机会。

美国嘉吉中国能源分析师冯源在分析全球煤炭市场供需时表示,当前煤炭价格已测试出明确的需求曲线与成本支撑。在中国,部分地区煤外运的铁路成本已到价格底部,加之产业政策对产量的有效调控,共同构成了国内煤价的强支撑;海外市场同样因低价引发了多地供应的收缩。在需求端,预计中国发电量将维持5%-6%的年均增速,而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反而可能因天气等因素加剧火电的波动。此外,东南亚国家的人均用电量增长,将为海外煤炭需求提供长期增量。

原油与成品油市场方面,阿格斯成品油高级分析师李亭亭,Energy Aspects原油分析师、中国石油市场负责人孙嘉南进行了深入解读。李亭亭表示,中国油品需求增长由化工原料驱动,呈现“炼油利润上扬、化工利润下滑”的鲜明对比。国内“减油增化”趋势与出口配额限制,使汽、柴油供应趋紧,裂解价差维持高位。孙嘉南认为,尽管市场普遍预期全球原油在今明两年将面临累库,但累库幅度存在分歧,且供应端面临的下行风险可能超预期。值得注意的是,重质原油的供应相对偏紧,地缘局势对贸易的扰动将持续为市场带来摩擦成本。

罗黎明表示,中国银河证券未来将努力发挥好连接金融与产业的枢纽作用,一方面助力传统行业提质增效,加快与新质生产力融合,焕发新生机;另一方面,积极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其提供全链条、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同时,公司将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大宗商品业务的交易效率和风控能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增强行业韧性与活力。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