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
陈潇雨 兰天鸣
2025-10-16 09:10
在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影响下,部分资金悄悄“搬家”,近来不少债基受到大额赎回,有债基因此宣布提升产品净值精度。业内指出,情绪阶段性改善,债市可能会出现交易机会,但策略上宜见好就收,建议投资者把握这轮债市回暖窗口期调整仓位,谨慎追高。
近期权益市场火热,部分资金“搬家”,一边是权益基金吸金,一边是部分债券基金遭遇大额赎回。近来永赢泰利债券C类基金份额、恒越短债D类份额、国泰君安安睿纯债C类份额、长城恒利纯债基金C类份额、中欧兴悦债券C类份额等纷纷宣布提升产品净值精度,其中不少是因为发生了大额赎回,此举是基金管理人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整体平均收益率超过26%,混合型基金收益率超过23%,而债券型基金的整体平均收益率只有1.73%。股债“跷跷板”效应加剧,部分资金从债基中撤出。可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等5只债券型基金净流出资金金额超过10亿元;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大成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招商双债增强债券13只债券型基金净流出金额超过1亿元;资金净流入超过10亿元的债券基金为17只。而权益基金方面,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等7只权益基金“吸金”超过50亿元,“吸金”超过10亿元的有56只。
民生证券分析师徐亮表示,回顾历史上的类似时期,当前如果要走出债市赚钱效应差的困境,需要货币面宽松或海外冲击这类外生因素影响,货币政策上,目前市场主要期待央行四季度是否会推出降息措施,此外还需要关注海外冲击可能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