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与化工行业领跑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翻倍增长
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胡嘉树2025-10-14 07:15

有色与化工行业领跑

多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翻倍增长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大幕开启,道氏技术、金岭矿业等4家公司率先交出稳健的三季报成绩单。另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已有超70家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65家公司业绩预增,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从细分行业来看,基础化工、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公司密集发布业绩预告,楚江新材、英联股份、北方稀土等29家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将为全年业绩提供稳定的增长动能。从业绩驱动因素来看:一方面,多个细分行业景气度回暖,带来市场需求提升,直接拉动经营业绩;另一方面,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部分产品涨价,成为提振业绩的重要引擎。

多家有色金属公司业绩倍增

从已发布的三季度经营数据来看(含三季报、预告等),业绩翻倍增长的公司多集中在有色金属行业。

楚江新材以超20倍的业绩增幅暂居前列。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5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长2057.62%至2242.56%。

今年前三季度,楚江新材产品升级与技术改造项目有序投产,产能释放有效驱动产销规模与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同时公司推进产品升级和精细化管理,产品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英联股份业绩同样亮眼,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50万元至3750万元,同比增长1531.13%至1672.97%。

英联股份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快消品金属包装易开盖板块的贡献,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公司金属包装板块智能化、自动化产线的快速响应供货能力和生产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等核心优势进一步显现,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二是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调整等精益化管理方式提升了经营管理效率,实现降本增效,公司综合毛利率增长;三是公司确认增值税加计抵减损益对本期利润产生了正面影响。

北方稀土在业绩倍增企业中盈利规模显著,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10亿元至15.70亿元,同比增长272.54%至287.34%。

公司表示,2025年1至9月,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公司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深化降本提质增效,在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统筹施策、协同发力,为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同比大幅增长筑牢坚实基础、提供强劲支撑。

北方稀土还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满足特殊化、定制化、特色化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需求;开展横纵向多维度对标管理,稀土加工全成本同比降低;全力保障原料产品供应,多措并举积极消化库存,冶炼分离、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永磁电机等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此外,广东明珠、利民股份、兄弟科技、永和股份、广大特材、东阳光等多家公司也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

量价齐升催热化工行业公司业绩

探寻上市公司三季度增长动能,行业景气度提升、主营产品量价齐升,成为不少公司提到的关键词,其中基础化工行业公司表现尤为突出。

农药龙头企业利民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至3.94亿元,同比增长649.71%至669.25%。利民股份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毛利率提升以及参股公司业绩上涨带来投资收益增加。

受益于供给侧配额政策与下游需求稳步增长,制冷剂行业整体维持高景气态势。永和股份交出一份亮丽的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56亿元至4.76亿元,同比增长211.59%至225.25%。

公司称:一方面,第二代氟制冷剂(HCFCs)生产配额持续缩减,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继续实行生产配额管理,行业供给端约束强化,推动供需结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下游空调、冷链等领域需求稳步增长,共同支撑产品价格持续上行,毛利率稳步提升。

永和股份在报告期内还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产业链协同提升业绩。通过优化邵武永和等生产基地的产线运行效率,提升HFP、FEP、PTFE、PFA等产品的优等品率与产销规模,公司推动邵武永和从“产能建设”向“效益释放”阶段转型,邵武永和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实现持续盈利。同时,依托从萤石上游资源到含氟精细化学品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把握市场机遇,推动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天然色素生产龙头企业晨光生物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8亿元至3.14亿元,同比增长344.05%至401.55%。

晨光生物表示,公司整体业绩较上年同期上升,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主要植提类产品实现的收入和毛利额同比增长,盈利能力恢复;棉籽类业务行情回暖,经营环境显著改善所致。

此外,道氏技术、金岭矿业10月11日发布三季报,以稳健的业绩开启深市三季报披露大幕。其中,道氏技术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182.45%;金岭矿业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增长47.09%。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