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江股份外骨骼机器人国庆假期成“登山网红”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齐和宁2025-10-10 13:46

“原本爬三皇口的台阶要歇八次,穿上这个‘机械护膝’居然一口气登顶了!”在嵩山峻极峰观景台,来自郑州的游客小张对着手机镜头展示腿上的轻量化装备,镜头中的外骨骼机器人仅2.3公斤左右,贴合膝盖曲线几乎隐形。国庆中秋假期,振江股份生产的海普曼机器人首次在嵩山景区投放。此次投放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正成为游客朋友圈的“新晋网红”。

据介绍,振江股份生产的外骨骼机器人是穿戴式机械装置,有膝关节、髂关节、肩关节三种助力外骨骼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区别在于,外骨骼与人体紧密结合,传统机器人多独立作业。外骨骼机器人可以辅助或增强人体能力,涵盖医疗康复、工业助力、军事作战和消费娱乐等应用领域,具备助力、康复训练、增强体能和人机交互等功能。

“上台阶时的支撑力特别明显,就像有人在身后托着腿。”62岁的退休教师王老师特意体验。他算了笔账:以往爬嵩山,往返需要8小时,中途还要多次休息,如今借助外骨骼机器人,6小时就完成了全程,膝盖也没出现明显酸痛反应。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助力体验,源自振江股份独家的人体运动意图识别技术,关节响应速度快,能购精准匹配不同年龄段游客的步态习惯。

在景区租赁点,工作人员介绍,游客租赁体验中既有追求高效登顶的年轻人,也有想圆“嵩山梦”的中老年游客。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款融合了连续碳纤维3D编织技术的设备,不仅重量比传统产品轻,还能直接折叠塞进背包,完全不影响游览体验。“以前爬完山腿酸得下不了床,现在穿这个装备,下山后还能去看少林武术表演。”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使用者的心声。

从2024年完成样品开发到2025年三季度实现量产,从工业场景试用到景区落地,这家企业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验证的跨越。外骨骼机器人借助设备内置的智能芯片感知步态,综合体能消耗直降25%以上。此次嵩山投放,是振江股份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的重要一步。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振江股份依托新能源装备领域的供应链优势,将核心部件实现了100%国产化,使产品成本相对较低,租赁价格也更亲民。

振江股份董事长胡震在业绩会上表示:“外骨骼机器人的使命,是让每一个人都能轻松触摸诗与远方。”这个国庆,振江股份不仅为嵩山带来了科技温度,更用创新技术重新定义了户外旅行的可能性。(齐和宁)

责任编辑: 刘少叙
校对: 杨立林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