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未来端侧AI芯片将成为推动AI产业化的核心力量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王一鸣2025-10-06 12:18

10月5日,爱集微发布A股端侧AI芯片企业2025年上半年观察报告。

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的当下,端侧AI因低时延、高隐私性、低网络依赖等优势,成为AI产业落地的关键方向。A股15家端侧AI芯片相关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及财务数据,不仅展现了企业个体的经营成果,更折射出端侧AI芯片行业的技术突破、场景拓展与市场格局演变。

爱集微认为,从端侧AI芯片上市公司的实践来看,端侧AI芯片正朝着“高能效比架构+场景化定制+全球化生态”的方向演进。技术上,存内计算、先进工艺与软件工具链协同发展,破解端侧设备算力与功耗的矛盾;场景上,从消费电子向汽车、工业、医疗多领域渗透,AI与垂直场景深度融合;市场上,头部企业凭借研发投入领跑技术迭代,国产替代与全球化布局并行,行业集中度与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未来,随着端侧模型小型化、多模态交互技术的成熟,端侧AI芯片将在更多智能终端中落地,成为推动AI产业化的核心力量。

具体拆解这三大趋势,在技术趋势方面,报告指出,端侧设备高能效比成为芯片设计的核心诉求,而架构创新与先进工艺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大路径。从企业实践来看,架构创新已成为突破能效瓶颈的关键。炬芯科技基于第一代存内计算技术的端侧AI音频芯片成功落地,通过存内计算与DSP融合,实现高弹性与高能效比的AI NPU计算架构,其端侧AI处理器芯片在头部音频品牌高端音箱中渗透率显著提升,销售收入实现数倍增长;瑞芯微创新推出端侧算力协处理器RK182X,内置高带宽嵌入式DRAM,有效解决模型端侧部署的算力、存力、运力动态平衡问题,支持3B/7B参数级别的主流端侧模型等。

先进工艺的迭代同样不可或缺。恒玄科技推出采用6nm FinFET工艺的BES2800芯片,单芯片集成多核CPU/GPU、NPU及低功耗Wi-Fi,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实现性能与功耗的平衡;晶晨股份6nm芯片S905X5自2024年下半年商用后,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超400万颗,预计全年销量有望突破千万颗,先进工艺带来的性能提升已成为企业抢占高端市场的重要筹码。

报告认为,与此同时,软件生态与工具链完善成为端侧AI落地的关键支撑。端侧AI的规模化应用不仅依赖硬件算力,更需要高效的算法适配与开发工具。例如,瑞芯微升级NPU开发工具ANDT,便利下游客户自有模型在芯片平台的部署,为多场景AI落地奠定基础。

在场景趋势方面,端侧AI芯片的应用场景正从传统消费电子、安防监控向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工业控制、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延伸,场景化定制与AI功能深化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焦点。其中,在消费电子领域,智能音频与可穿戴设备仍是核心战场,但产品形态与功能持续升级。在传统安防监控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入,安防监控行业智能化提速。富瀚微的智能视觉芯片和瑞芯微的多核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等产品,支持多种高级智能功能,如语音识别、噪音抑制、语音翻译等,推动安防监控从被动监控向主动智能分析转变;智能家居与智慧视觉领域呈现“AI+感知”深度融合趋势;智能汽车领域成为端侧AI芯片新的增长极,车载视觉与智能座舱需求爆发;医疗健康与工业控制领域的专业化需求推动端侧AI芯片向高精度、高可靠性升级。

在市场竞争格局方面,爱集微认为,端侧AI芯片行业呈现头部企业技术领跑、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的态势,同时国产替代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成为企业增长新引擎。

在技术密集型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凭借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构建竞争壁垒。炬芯科技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24亿元,同比增长23.57%,研发人员占比74.34%,其存内计算技术实现商业化落地,成为国内率先实现该技术量产的上市公司;富瀚微研发投入1.7亿元,同比增长2.71%,研发人员占比81%,影像信号处理技术与视频编码技术处于行业前列,AI-ISP引擎实现12dB信噪比提升;乐鑫科技研发投入2.68亿元,同比增长22.77%,在Wi-Fi MCU市场出货量居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4%,净利润增长72.3%,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

同时,国产替代亦持续推进。例如,炬芯科技中高端蓝牙音箱SoC芯片在哈曼、索尼、Bose等国际一线品牌中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富瀚微智慧视觉芯片进入国内头部安防厂商供应链,同时拓展海外新兴市场;瑞芯微RK3588芯片在工业控制、AI学习机、机器人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9%,净利润增长190.6%;国科微4K超高清解码芯片在国内四大运营商市场批量出货,商显芯片兼容鸿蒙生态,推动国产技术落地。

报告还指出,全球化布局则成为企业增长新动力,新兴市场需求潜力释放。例如,乐鑫科技产品行销全球,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其ESP32系列芯片在开发者生态中影响力扩大,2025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3.2%;泰凌微海外业务快速扩张,境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蓝牙芯片通过国际认证,进入谷歌、亚马逊等全球物联网生态;中科蓝汛在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拓展,智能手表芯片与当地品牌合作,同时推动AI耳机方案在海外品牌中落地等。

责任编辑: 戎艾茵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