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杨股份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智立传感六维力产品首发交付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齐和宁2025-09-30 11:22

9月29日,金杨股份(301210)参股公司无锡智立传感发布AI六维力传感器,其打破了传统传感器在“感知精度”与“智能分析”上的壁垒,融合了力觉多模态模型,精准捕捉细微力学变化。作为首款搭配AI端侧芯片的传感器,它实现了数据处理效率的大幅提升,融合AI算法实现自校准。

32949425-da69-42b6-aa3c-d8143170dd19.png

(上图为智立传感AI六维力传感器)

金杨股份副总兼董秘杨浩表示,该产品能让机器人精确感知与外界交互时的力与力矩,是实现柔顺控制、安全交互、精准操作的关键所在,是机器人与人、与环境实现“共融”的必备前提之一,犹如机器人的“感知神经”。无论是在协作机器人的柔性操作、工业自动化的精密装配,医疗设备高精度作业,还是在人形机器人的步态平衡控制中,都能发挥关键作用。

在AI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并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当下,作为一家深耕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制造领域的上市公司,金杨股份正积极参与到产业生态构建中:通过投资和协同,构建一个自主可控、技术领先、协同高效的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部件生态链。

2025年6月,金杨股份参与发起设立无锡智立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智立传感作为国内首家将力觉多模态模型与定制化RPU芯片结合的传感器企业,目前已推出3款产品,终端应用在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手腕和脚踝。产品依托自研的垂直模型与电子架构,使传感器具备实时校准能力,替代了传统六维力传感器人工/自动标定环节,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正积极送样下游客户,已测试客户反馈精准度等核心指标接近于国外同类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这款产品的发布,不仅是智立传感技术实力的体现,更填补了国内AI智能传感器领域的部分空白,为我国智能装备产业摆脱核心部件依赖、实现自主可控提供了新的可能。

成立至今,凭借“双一流”学府背景的核心团队、上市公司的股东支持,智立传感快速实现了产品技术成熟和批量落地,并顺利对接协作机器人厂商;智立传感全栈自研,依托本土供应链,于具身智能时代,筑牢核心数据自主可控防线,为产业智能化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对供应链稳定及规模的需求,智立传感的产能水平预计将于明年扩产至10万台套,为“三年内成为国内AI智能传感器领域先行者”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1f0e476-4b1b-4746-a67a-1dcab23a5de5.png

(智立传感向客户方交付AI六维力传感器产品)

据了解,今年以来,金杨股份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公司战略投资了国华智能,其在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旋转关节、直线关节及人形机器人本体方面具有深厚积累,已与知名客户进行了深入合作。同时,公司参股投资了盈智科技,其领先的无框力矩电机和控制器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强劲而精准的“肌肉系统”与“运动控制核心”;此外,公司还发起创立了智立传感,其为国内首家将力觉多模态模型与定制化AI端侧芯片结合的传感器企业,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智能传感器解决方案。

产业投资与主业协同并进,上市公司与被投企业形成双向赋能。依托自身近30年的电池精密结构件精密制造能力,金杨股份能够为国华智能提供谐波减速器用柔轮与刚轮、行星滚柱丝杠部分零部件的前段加工以及其他人形机器人精密结构件,这是支撑所有核心部件稳定运行的“躯体框架”;为智立传感提供六维力传感器用弹性体的设计加工;为盈智科技提供电机隔水套等。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产业链和生态链优势,加快人形机器人业务的快速发展。

杨浩表示,从国华智能的关节与本体,到盈智科技的电机与控制,再到智立传感的力觉感知,最后到金杨的精密结构支撑——公司正在携手构建一个从“骨骼、肌肉、神经”到“躯体”的完整技术闭环。智立传感AI六维力传感器的研发交付,标志着公司生态链拼图补上了至关重要的一块,整体竞争力将得到质的飞跃。(齐和宁)

责任编辑: 孙孝熙
校对: 李凌锋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