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
梅双
2025-09-25 21:00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9月24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获悉,截至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成交额约480亿元人民币。2024年全年成交额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
会议同期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以来,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有序开展市场交易,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2024年,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到181.14亿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此外,交易价格反映供需关系,交易主体参与意愿增强,交易产品和方式逐步丰富升级。
报告介绍,目前,生态环境部正按程序加快推进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分配方案编制工作。新纳入3个行业的1334家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已公布,碳排放相关数据月度信息化存证全面启动,企业账户开立工作稳步推进。此外,中国民用航空局也积极组织编制民航业碳排放核算核查指南,研究制定民航业参与全国碳市场工作方案,推动将民航业及早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
2024年,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和清缴圆满完成。报告提出,截至2024年年底,2023年度配额清缴完成率为99.98%,较第二个履约周期进一步提升,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国共有28个省级地区100%完成履约工作,较前两个履约周期明显增加,仅4家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履约。
报告显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重点排放单位碳减排意识持续加强、配额清缴完成情况全面趋好,各类经营主体踊跃参与,自愿开发和实施减排项目,碳市场功能不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