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能源:以新时代使命担当 引领现代煤化工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郭博昊2025-09-22 17:4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现代煤化工行业既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也面临着“双碳”目标下绿色转型的挑战。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证券时报等媒体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旨在深度挖掘“十四五”时期我国上市公司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进程中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成果,展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连接煤炭资源高效利用与高端化工材料供给的核心产业,现代煤化工不仅是保障我国“富煤、贫油、少气”资源禀赋下能源自主可控的“压舱石”,更是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的重要载体。在这一行业变革浪潮中,宝丰能源以自身发展实践,勾勒出企业与行业同频、与国家战略共振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image.png

(宝丰能源高端煤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受访企业供图)

筑牢产业链,呼应行业自主可控需求

我国能源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现代煤化工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十四五”期间,能源自主可控成为经济发展的底线要求,而以煤替代石油生产高端化工材料,成为缓解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填补高端化工产品进口缺口的重要方向。

在这一行业需求下,宝丰能源将企业布局与国家能源基地建设深度绑定,在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两大国家级能源基地,构建起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image.png

(内蒙古宝丰煤制烯烃产业基地 受访企业供图)

该产业集群并非简单的产能叠加,而是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联动与资源的集约利用——从煤炭加工到聚乙烯、聚丙烯等终端产品,可生产100多种覆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医疗、军工等领域的化工产品。

数据显示,其年产520万吨聚烯烃的规模,每年可替代近3000万吨石油进口、500多万吨高端聚烯烃进口,既解决了行业内部分产品“卡脖子”的供给问题,也为我国能源安全防线的加固提供了实体支撑,成为现代煤化工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典型实践。

突破国产化壁垒,引领行业技术升级

“十四五”规划将“创新驱动发展”置于核心位置,对现代煤化工行业而言,核心装备与技术的国产化,是摆脱对外依赖、实现产业高端攀升的关键。

image.png

(宝丰能源MTO装置 受访企业供图)

长期以来,我国现代煤化工领域部分高端装备依赖进口,不仅推高了生产成本,也制约了产业的自主发展空间。正是瞄准这一行业痛点,宝丰能源以“创新是第一动力”为导向,联合航天长征、杭氧、沈鼓等“国字号”科研与制造单位,开启了核心技术与装备的攻关之路。

记者了解到,其攻关成果直接打破了行业壁垒:23项核心技术与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多项行业纪录——煤制烯烃单厂规模、粉煤加压气化炉处理能力等五项指标位列全球之最,空分装置、低温甲醇洗等三项指标居全国之首。

具体来看,6.5MPa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实现了产气效率与原料利用率的双重提升,氧气与原料煤消耗量同步下降;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DMTO-Ⅲ(甲醇制烯烃)技术的单套装置,产能提升至100万吨的同时,单位甲醇消耗降至全球最优水平;而杭氧为其定制的11万Nm³/h空分装置,搭载国内最大的“6+1”超大型轴流加离心压缩机组,直接推动我国大型空分压缩机组实现国产化替代。

这些突破不仅让宝丰能源的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领先行业,更推动整个现代煤化工行业从“装备依赖进口”迈向“自主领航”,为“制造强国”战略在化工领域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绿氢耦合模式,探索行业减碳路径

绿色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征。如何在保障产能与效益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成为现代煤化工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

传统化工生产依赖化石能源,行业急需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减碳路径。宝丰能源的探索,从“绿氢”这一清洁能源切入,形成了独特的“绿氢耦合煤化工”模式。

image.png

(宝丰能源太阳能电解水制绿氢项目 受访企业供图)

企业率先建成的全球规模领先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以“风光融合”产生的绿电为能源,生产出纯度达99.999%的高纯绿氢,完全符合国标高纯氢气标准。更关键的是,宝丰能源突破了绿氢“生产即储存”的传统局限,将其与煤化工生产深度融合——通过绿氢替代化石能源作为原料,生产出绿色甲醇、绿氨、绿色烯烃等产品,从生产源头减少碳排放。

这种模式并非孤立的技术尝试,而是为现代煤化工行业提供了“清洁能源+产业应用”的一体化减碳方案,既保留了煤化工产业的经济价值,又破解了其高碳排放的发展难题,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样本。

搭建全链智能体系,赋能行业效率变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流程复杂、管理难度大的现代煤化工行业而言,数智化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

image.png

(宝丰能源智能中心 受访企业供图)

宝丰能源抓住这一行业转型趋势,将AI、大数据、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融入生产运营全流程,打造出“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先进级智能工厂。

在生产端,其自主研发的AI智能配煤平台,通过数据算法优化原料配比,实现了原料成本降低与转化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AI+生产经营一体化平台则打破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壁垒,让生产调度、能源管理、设备运维实现智能化决策。

在物流环节,AI+智慧物流物联网平台支撑起智能煤储运方仓、无人值守计量等项目,直接将物流周转效率提升30%,大幅降低运输成本。而在安全管理层面,AI+安全生产智联管控平台构建起“人防+技防+智防”的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实现人、机、物的全域互联,将安全风险管控精准到每个生产环节。这些数智化实践,不仅让宝丰能源的运营效率领先行业,更形成了可借鉴的“宝丰方案”,为现代煤化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具体路径。

融入国家大局,彰显企业价值底色

“十四五”时期,共同富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导向,民营企业如何在税收贡献、就业保障、公益事业中发挥作用,成为衡量企业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

宝丰能源的实践,始终将企业发展与国家大局紧密结合,2021年至2024年底,累计纳税109.18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动力;随着重大项目投产,累计新增就业超7000人,带动区域人才集聚与民生改善;在股东回报方面,累计现金分红111.93亿元,每股分红从0.32元提升至0.46元,以稳定的收益传递企业长期价值。

image.png

(宝丰燕宝慈善基金会2025年燕宝奖学金发放仪式 受访企业供图)

同时,宝丰能源以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为平台,长期投身以教育助学为重点的公益慈善事业。15年来,对全宁夏、甘肃酒泉市及陇南四县(康县、成县、徽县、两当县)全部考上大学的学子持续进行奖励资助,是全国唯一一家多年持续对全省区大学生实施奖励资助且奖励资助人数最多的公益组织。目前已累计奖励资助43.08万名西部青年学子,捐资总额达50.38亿元,已有27.68万名学生毕业就业,在科技强国、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各个领域建功立业,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现代煤化工行业正朝着更绿色、更智能、更高端的方向迈进。未来,随着其“全球新材料重要供应商”战略目标的推进,宝丰能源或将继续以实干推动行业进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化工力量”。

责任编辑: 王智佳
校对: 刘榕枝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