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是思瑞浦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五周年。登陆科创板的五年,是思瑞浦迎接挑战与机遇的蜕变之旅。五年来,公司经历了半导体行业周期的磨砺,并积极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产品、市场布局、管理多方面能力升级。
在市场布局上,思瑞浦从一家聚焦无线通信市场的信号链芯片设计公司,转型为以泛工业市场为基础,汽车、泛通信(无线通信、光模块、服务器)、消费四大市场全面布局的公司。
产品方面,思瑞浦不仅在汽车、光模块等市场的信号链新产品上展现出强大竞争力,还壮大电源管理产品线,形成“信号链+电源管理+数模混合”三大产品方向协同发展格局。
“现在,我们不仅是技术尖兵,还实现了市场、产品与供应链能力全面提升。”思瑞浦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登陆资本市场后,公司更加关注新增外延成长机会,力争实现内生与外延成长的协同发展。思瑞浦的变化,源于公司对“通过创新解决客户痛点”初心的坚守,也离不开广大客户、合作伙伴及资本市场与投资者的信任。未来,公司将继续踏实做好主业,通过持续成长为员工、客户、股东创造价值。
从“单点突破”向“全面协同”升级
作为一家知名的模拟及数模混合平台型芯片设计公司,目前思瑞浦已在上海、北京、苏州、成都、天津、新加坡等地拥有研发中心,合作客户数量累计超过6000家。
然而,在上市之初,思瑞浦还是一家产品和市场布局较为单一的企业,主业聚焦于无线通信市场的信号链芯片设计。面对下游市场需求周期性较强的客观情况,为保证公司长期发展,思瑞浦将平台化发展路径作为“破局之钥”。
思瑞浦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市以后,公司从“单点突破”转变为“全面协同、多元增长”的产品及市场布局。在平台化发展路径下,公司通过内生及外延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拓展产品与市场布局,目前已形成以泛工业市场为基础,汽车、泛通信(无线通信、光模块、服务器)、消费四大市场全面布局、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市场布局“四梁”的背后,是产品体系的丰富和强化。据上述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凭借在信号链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公司推出面向泛工业、汽车、光模块等市场的信号链新产品,并展现出有力竞争力;同时,通过内生积累和外延扩张方式,不断壮大电源管理产品线,推出定制化产品,夯实数模混合能力,形成了“信号链+电源管理+数模混合”三大产品方向协同发展格局,已量产产品数量超过3000款。
在这期间,外延增长至关重要。记者了解到,模拟行业市场需求分散,产品种类众多,产品研发及人才培养周期长,导致行业呈现出公司数量较多、大部分公司规模较小、同质化竞争的现象。外延并购是模拟行业公司产品线快速扩张、补齐技术短板、抢占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
“公司于2024年10月份完成对深圳创芯微的收购,不仅实现了业务协同,也积累了外延发展经验。”思瑞浦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与创芯微全面的业务融合,努力发挥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业务协同。
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思瑞浦持续推进海外业务布局。公司目前已在新加坡、德国、美国、韩国和日本建立了本地化的销售和技术支持团队,继续耕耘海外通信客户,并积极推进海外泛工业及汽车市场客户拓展。
资本市场助力思瑞浦腾飞
培育新质生产力并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内生和改革的力量,也需向外寻求更为多元的推动力。资本市场,无疑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大舞台”。
思瑞浦2020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以来,不仅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更在战略布局、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提升。
在科技创新上,思瑞浦通过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保证产品型号快速补充。思瑞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2024年度的研发费用较上市初期增长超3倍,研发人员规模增长超2倍,攻克了高精度ADC、汽车音频总线等高端芯片,填补国内空白;上市后研发费用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7%。
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据介绍,通过多元化激励措施,思瑞浦已汇聚全球优秀人才,团队规模扩大至上市初期的3倍。科创板平台助力公司吸引全球高端技术人才,近年引入多位具有国际头部芯片企业背景的专家。
“科创板上市显著增强了客户、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对公司的信任度,尤其在切入汽车、工业等高端市场时,上市公司资质成为重要的‘信用背书’。”思瑞浦相关负责人说。
近两年,在行业公司上市窗口收窄、一级市场估值逐步回归、并购鼓励政策的发布等因素的支持下,行业并购活动发生的土壤进一步改善。思瑞浦完成了对深圳创芯微的收购,实现了外延成长。
“我们将持续关注并积极寻求新的外延成长机会,力争实现内生与外延成长的协同发展。”思瑞浦相关负责人说。
完成业绩目标可期
翻开思瑞浦的历年财报,业绩指标的蜿蜒曲线反映了公司穿越周期的努力:在经历了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的净亏损后,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归母净利润6568.67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7815.3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记者注意到,经历前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和库存逐步去化后,思瑞浦下游终端需求回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在汽车、AI服务器及其相关通信、新能源(光伏逆变、储能等)、电源模块、电网、工控、测试测量、家用电器等市场持续成长;通过与创芯微的业务融合,公司实现了在工业、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四大市场的全面布局,整体出货量和营收实现大幅增长。
对于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思瑞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坚定落实产品研发、运营及销售等多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及提质增效动作,上半年新产品推出效率、销售及整体运营效率明显提升。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研发、管理及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二季度单季度净利率回升至9.5%。
“战略目标明晰,关键管理措施下沉到位,公司会继续谋求高成长目标,后续在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金额仍会继续加码,精细化管理和提效措施也会坚定推进。”思瑞浦相关负责人强调,自2025年开始,公司下游市场布局已较为全面、均衡,后续不会受到单一市场的明显影响,总体费用率将相对平稳。从目前各下游市场情况看,第三季度整体业务趋势向好,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和客户拓展力度,对完成业绩目标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