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加速构建算力互联生态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贾丽2025-09-19 07:5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算力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9月18日,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正式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集群,并宣布华为将开放灵衢2.0技术规范。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显现出华为在算力基础架构上的系统性突破,更揭示出中国AI产业在高性能计算自主演进路径上的关键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算力超节点是高度集成、高速互联的算力模块,而集群是多个超节点或服务器的组合,它们共同通过规模化与协同化的方式,突破单机算力极限,为大规模AI训练和高性能计算提供高效、可扩展的算力底座。

“算力过去是、未来也将继续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更是中国人工智能的关键。”徐直军表示,“基于中国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华为努力打造‘超节点+集群’算力解决方案,来满足持续增长的算力需求。”

华为此次发布的超节点方案,并非单纯追求单点算力峰值,而是通过架构创新最大化整体系统效能。其自研的互联协议灵衢突破了大规模超节点互联的技术瓶颈,实现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高效协同与弹性扩展。

华为将超节点技术引入通用计算领域,推出全球首个通用计算超节点,天然适合共享大内存、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分析和低延迟大流量的业务,未来可用于金融、电信等行业。

“这一系列动作,意味着华为正在从‘替代IOE’走向‘重构基础架构’。”一位不愿具名的云计算架构专家说,“华为不仅要解决AI算力问题,更要推动传统关键业务系统转向分布式和云原生,这背后是整个产业底层逻辑的重构。”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华为宣布对外开放灵衢2.0技术规范,徐直军也表示,希望产业链基于灵衢积极研发相关产品和部件,共建灵衢开放生态。这一开放策略有意通过标准化互联协议,降低集群计算生态的碎片化,推动形成规模化、可互操作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在短期内将直接推动国内AI算力基础设施的升级,为大模型训练、科学计算等场景提供更强支撑。中长期来看,其通用计算超节点若在关键行业成功应用,将加速传统集中式系统向分布式架构迁移,重构企业IT市场格局。

“互联协议是超节点集群的‘神经中枢’,华为选择开放灵衢,有望定义下一代算力集群的互联标准。”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谢涛认为,“如果成功,将极大促进国内算力组件厂商的协同创新,但也面临如何平衡开放控制与生态主导的挑战。”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