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累计装机增长20倍,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来源:界面新闻作者:高菁2025-09-17 15:07

“恶性低价竞争必然会带来减料、减配,为储能行业埋下质量和安全隐患。”

9月15日,宁德时代(300750.SZ)董事长曾毓群在2025世界储能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以上观点。

曾毓群指出,过去五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增长达11倍;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更是实现了20倍的增长,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据其介绍,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储能产业链,储能电池和系统的出货量分别占据全球市场的90%和70%以上。今年初发布的136号文,标志着中国储能产业已经进入了全市场化的新阶段。

2025世界储能大会现场。拍摄:高菁

不过,曾毓群同时也指出,储能行业仍然存在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安全隐患。曾毓群现场引用统计数据称,截至今年5月,全球已发生167起储能安全事故。“随着储能系统的调用频率提高,储能电站的安全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价格竞争异常激烈——这是曾毓群提出的第二个挑战。他指出,近三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了约八成,只剩下原来的两成。

“近期某集采项目的中标价格甚至跌破了0.4元/Wh,严重偏离成本。”曾毓群表示,储能行业的恶性低价竞争必然会带来减料、减配,为行业埋下质量和安全隐患。

曾毓群称,今年储能价格战已经蔓延至海外,不仅使得储能企业的毛利急速缩水,关键是得不偿失,中国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马上陷入自我竞争,然后“内卷”卷到“外卷”。

此外,曾毓群还提到了产品参数虚标、宣传虚假的挑战,“不少企业不在研发上发力,一直在产品参数上做文章,在质保寿命上拍脑袋。从投用项目运行效果看,部分项目的寿命远远低于承诺,甚至不到承诺时间的1/4,即25%。”

第四项挑战为同质化问题,曾毓群指出,在资本的加持下,不少企业选择了走捷径,倾向于抄袭和复制,而不会自主创新、自主研发。

“自主创新跟研发室需要烧钱的问题,如果人人都想走捷径,谁来做创新?”曾毓群说。

曾毓群提到的最后一项挑战为无序扩张、一哄而上。当前国内注册的储能相关企业已超过30万家,全面市场化将加速行业洗牌,大批企业将被淘汰,“孤儿电站”将会出现。

所谓“孤儿电站”,是指企业已经关闭,失去运维管理的电站。“没人维护以后,将来的责任就甩给社会、甩给国家。”曾毓群说。

曾毓群提出,要做到守住安全底线、构建真实可信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储能的创新发展面向零碳未来四点,储能高质量发展才有希望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