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股份转型升级提速:绿色智造与高端材料双轮驱动,斩获13项冶金科技大奖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燕云2025-09-16 21:19

9月15日,河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709,证券简称:河钢股份)在2025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集中展示了其在绿色智能转型、高端制造与技术创新方面的多项成果。公司于“十四五”收官之年完成两大绿色智能基地建设,深耕AI与钢铁全流程深度融合,上半年开发61项新产品,获13项冶金科学技术奖,ESG获“五星级”评价,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十四五”收官攻坚:两大绿色智能基地落地,转型“后半篇文章”提速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公司加快做好转型升级“后半篇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公司通过产能置换与产品升级,顺利完成唐钢新区、邯钢新区两大绿色智能生产基地建设,为钢铁主业竞争力提升筑牢根基。

同时,公司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关键技术领域突破不断:全流程碳排放监测系统落地实现环境管控精细化,低碳炼钢工艺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河钢样本”。面向即将到来的“十五五”,公司将进一步聚焦钢铁主业,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绿色低碳优势强化为方向,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技术创新双突破:13项成果获冶金科技奖,AI制造树行业标杆

工艺技术创新方面,近年来公司已推动二十余项炼钢、轧钢工艺关键技术在产线落地,其中转炉智能炼钢系统稳定运行,有效降低综合钢铁料消耗;钢包蓄热预测模型、连铸自动开浇模型技术跻身行业领先水平,邯宝锌层厚度闭环控制模型达到业内先进标准。

在权威认可方面,公司在2025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评选中斩获13项奖项,其中一等奖5项,技术实力获行业高度肯定。AI制造领域,公司早布局、深投入,已全面部署“人工智能+”行动,深化DeepSeek大模型在钢铁全流程的应用——研发的“一键式智能RH精炼模型”可缩短冶炼周期5%以上,目前已有2家工厂、6个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名单,成为行业“智改数转”标杆。

高端产品赋能国计民生,ESG与市场应对双管齐下

产品高端化是河钢股份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2025年上半年,河钢股份研发投入达9.4亿元,成功开发新产品61个:不仅为国内首台套可控核聚变装置定向研发3种关键核心材料,更实现小规格无磁轴承合金国内首发、两种镍基合金热轧宽幅板材进口替代,长时效期烘烤硬化钢等产品还通过国际一流汽车厂认证。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昌江核电工程、港珠澳大桥、冬奥会场馆、雄安高铁站等重大项目,目前正持续关注雅江水电项目,积极把握发展机遇。ESG领域,公司自2023年起编制并披露ESG报告,按照证监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标准编制的2024年度ESG报告获“五星级”评价,彰显可持续发展硬实力。

面对市场竞争,公司明确“以效益为中心”的应对策略:从营销端推进老客户增量、新客户开发,生产端深挖产线创效潜力,同时发挥绿色低碳领先优势,将低碳价值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全力释放钢铁板块发展活力。(燕云)

责任编辑: 杨国强
校对: 彭其华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