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下半年以来,A股持续走高,而持续数年牛市的债券市场却风云突变,大幅调整。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下半年以来下跌逾4%。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
最近几个月,A股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与之相伴的是债券市场的持续调整。上周,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站上1.8%。
在债券市场上,债券收益率与债券价格成反比:当收益率走低时,债券价格上升,债市走牛。债券价格等于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总和,收益率上升会导致现值下降。
2018年初至今,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从接近4.0%一路震荡下行至1.60%附近,下行幅度近240个BP。尽管期间也出现过2020年5-7月和2022年11-12月这样的调整,但整体并未改变债券牛市格局。
外资依然看好中国资产。国际金融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投入近450亿美元,创下近一年来的最高规模。具体而言,8月中国债券和股票上个月合计净流入390亿美元,中国以外新兴市场债券吸引了132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外资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配置策略正呈现明显的中长期特征。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4.3万亿元,占比2.3%。其中,国债持有量2.1万亿元,占比49.6%,同业存单1.2万亿元,占比27.2%,政策性银行债券0.8万亿元,占比19.1%。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称,近期这轮股市行情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是一个短期的行情。从资金面来看,这轮流入市场的资金是多元化的,其中部分资金来自债市,当前股债跷跷板已经明显偏向股市。
西部证券固收分析师姜珮珊认为,今年以来,10年国债利率底部呈现逐季抬升趋势,债券牛市预期转变,机构资金与存款从纯债向“固收+”和权益搬家,后续需重点关注资金动向及居民进入股市的动态、存款搬家是否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