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
李志强
2025-09-15 08:44
9月12日,ST东通、亿利洁能、ST新潮、*ST聆达、ST天圣等多家公司同日收到罚单,多涉及财务造假,其中不乏亿元级重罚。
同日收到罚单的上市公司涉及多种违法行为:其中,ST天圣因2017年至2018年通过账外资金池支付销售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拟对ST天圣及22名责任人员合计处以439万元罚款;*ST新潮因涉嫌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拟被合计罚款500万元;*ST聆达因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和关联方资金占用被罚款500万元。
在本轮处罚中,两家公司的罚单规模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对*ST东通(东方通)拟罚款2.29亿元,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此外,对退市公司亿利洁能及控股股东、时任高管等,累计罚约3.41亿元,强力释放了“退市不免责”的明确信号。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亿利洁能(已退市,下称“利能5”)的案例。调查显示,该公司实施了长达8年的系统性财务造假(2016年至2023年),手段包括虚构期货交易、虚增投资收益、虚记银行存款利息、虚构贸易业务等。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巨额关联担保、资金占用及欺诈发行债券等行为,其控股股东亿利集团通过财务公司非经营性占用资金高达39.06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2025年监管层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显著加强,不仅对上市公司进行巨额罚款,还对实控人、高管等“关键少数”采取市场禁入等措施,对违法行为的有效震慑,也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