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绿地投资是中企出海的破局之钥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陈雨康2025-09-14 19:45

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毕马威中国在服贸会上发布的《中国对外绿地投资: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深入本土化运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到,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部分中企由于对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理解不深、合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其在应对愈发复杂的贸易限制措施时多处于被动局面。积极拓展对外绿地投资,正成为超越并购、开拓海外市场的破局之钥。

《报告》提出,相较于跨境并购易受文化冲突和整合难题制约的特性,绿地投资凭借自主建设生产基地与供应链网络,展现出更强的战略定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中国主管合伙人李瑶表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科技、低耗能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尤其是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投资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带动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规模回升。

“近年来,数字基建、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已形成示范效应,不仅成功突破技术标准输出瓶颈,更通过全产业链布局重塑中国制造国际形象,为全球产业链稳定与重构注入新动能。”李瑶表示,未来有望看到中企向着全球供应链多点布局和深入推进本土化运营的更高层次迈进,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

除了行业分布迈向高端化,绿地投资区域分布也有显著特征。《报告》提到,区域聚焦与战略协同趋势显著,东南亚、欧洲、中东成为核心目的地。东南亚凭借RCEP关税减免红利与产业链配套完善性,吸引中企在印尼、马来西亚布局光伏组件生产基地与镍资源加工项目;欧洲则因绿色新政与新能源市场需求,成为中企高端制造布局的重点;中东市场则因经济多元化转型与能源合作需求而备受青睐。

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过程中,企业需应对诸多风险,包括多角度法律法规合规性要求、供应链生态的数字化整合与系统集成困难。《报告》认为,企业在推进对外绿地投资时,既要主动把握战略机遇积极布局,也应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在投资选址、补贴申请、财务税务筹划、内控体系搭建及跨境数据安全等方面做好系统准备。

责任编辑: 孙孝熙
校对: 赵燕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