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彭扬 熊彦莎2025-09-12 08:43

中国政府网9月11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原则同意有关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当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试点地区和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好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批复要求,方案实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着力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动要素质量逐步提高、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对于国务院批准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10个地区,李春临表示,这10个地区是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改革基础条件较好,也具有较强代表性。各地区试点方案总体结构基本一致,但具体改革措施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围绕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在涉及资本要素的改革举措方面,北京城市副中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推进技术与资本要素融合。探索推进技术资本化,推动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联动发展。支持金融机构采用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方式,为促进技术转移转化提供更多金融产品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依法合规开发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研发责任保险等产品。探索知识产权融资,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支持建设国际化技术转移平台,吸引一批国际一流的技术转移机构落地,引进一批技术转移职业经理人。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继续完善上市制度,发挥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板上市功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债券平台,建立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全国综合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不断健全品种体系。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拟上市企业综合培育平台,稳慎探索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加强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合作衔接。

支持试点地区多方面实践探索

李春临表示,此次改革试点是深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试点地区范围广、要素领域覆盖全、试点举措任务实、全国示范意义强等特点,对于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促进要素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顺畅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

李春临介绍,一方面,围绕当前要素市场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试点地区的先行先试和示范探路作用,为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改革试点为地方赋能,加强对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要素保障,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运东来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积极支持试点地区围绕多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一是“增机会”,即坚持就业优先,增加流动机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推动试点地区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二是“强服务”,即加强服务供给,促进顺畅流动。三是“优环境”,即优化市场环境,激发流动活力。四是“提能力”,即注重能力培养,释放流动潜力。

关于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围绕“建机制、搭平台、优生态、促开放”,深入推进技术市场改革,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体系。

细化完善低效用地认定标准

土地是产业落地、基础设施建设、人口集聚的支撑要素。在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司长孔维东表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孔维东介绍,部分试点地区的探索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在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赋予试点地区更大的土地资源管理自主权,支持这些地区依据人口存量和变化趋势来匹配新增建设用地;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在创新产业用地供应方面,建立健全长期租赁、先租赁后出让、弹性年期供应等市场供应体系。在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方面,细化完善低效用地认定标准,推动城镇低效用地腾退和主动退出等。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指导试点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促进土地要素有序流动与节约集约高效配置,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支撑。”孔维东说。

此外,关于人民银行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的措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介绍,包括持续完善标准制定、金融统计、信息披露等基础建设,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各地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在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支持统一大市场形成的同时,统筹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强调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

王信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围绕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合作、推动数字赋能金融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