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权益市场赚钱效应提升,市场主线多点开花。在此背景下,国泰基金、兴银基金、富国基金、华宝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召开秋季策略会,把脉四季度市场主线。
展望后市,公募人士表示,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可能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有助于引导增量资金入市,推动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上升;二是“反内卷”政策推进,叠加PPI等数据预期向好,有望推动部分行业产能出清和供需格局边际改善;三是在人工智能(AI)、机器人等科技领域出现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有望驱动新一轮科技产业周期,并带来相关板块价值重估。
增量资金有望持续入场
近期,权益市场在波动中逐步走强。在富国基金的基金经理刘兴旺看来,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内难以逆转,但是指数波动率会放大,风格上延续流动性驱动主逻辑,成长风格仍然在趋势轨道之中。
华宝基金权益投资副总监夏林锋表示,A股市场已经明确出现政策转向和公司业绩企稳的信号,需求端稳住楼市股市,供给端整治“内卷式”竞争,产业端AI引领新的创新周期、“新消费”成为内循环新载体、“新能源”正在走出内卷困境。对此,建议采取“深挖阿尔法、等待贝塔”的投资策略。
从全球视野角度看,富国基金的基金经理易智泉表示,中国资产正在面临新的价值重估,“在几乎所有产业类别中,中国都能实现产业自主,并且具有价格优势。尤其是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不少中国公司与海外对标公司市值相差巨大,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他表示,伴随美国经济走弱、降息预期升温,外资从超配美国转而回补其他市场的资产。叠加超额储蓄从房产溢出到理财、保险、基金领域,A股和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
看好权益投资
随着AI行情的崛起,科技投资成为公募秋季策略会上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在富国创新科技的基金经理罗擎看来,AI投资需要以产业的视角来看待,AI投资不止海外算力,国内算力同样不容忽视;AI投资不止光模块/PCB/服务器,还有AI应用。AI产业看不到发展的尽头,终将改变整个社会及生产关系。
作为今年涨幅明显的板块之一,创新药板块是不少基金经理关注的重要方向。国泰基金的基金经理邱晓旭表示,本轮创新药行情的表层原因是BD(商务拓展)超预期,深层原因是产业成熟后,高效研发和高效临床的创新属性被外界广泛认知。未来主要看好三大方向:一是创新药,中国创新药企业绩已进入爆发阶段;二是AI医疗,AI医疗将是未来AI的重要领域,且相关标的目前普遍处于低位;三是新周期低位细分龙头,部分行业龙头估值依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消费市场中的新消费趋势成为不少基金经理重点观察的方向。据兴银基金的基金经理乔华国观察,当前消费市场显著的趋势,是消费者持续向“悦己型”场景倾斜,这一转变不仅重塑了消费行业格局,也为投资指明了新方向。他说,产品力已成为当前消费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消费者认知水平提升,过去依赖品牌和渠道覆盖的传统壁垒正在减弱,能否持续推出真正契合消费者需求、定价精准的创新产品,成为企业业绩持续增长的关键。
债市情绪有望企稳
今年以来,债市一改往年的上涨行情,波动变大。“债基性价比”成为不少投资者讨论的话题。兴银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范泰奇分析,债券市场已从过去的趋势性市场转变为典型的震荡市,这一转变的核心源于宏观政策的系统性转向。自去年9月以来,决策层通过财政、货币、产业等多重政策组合拳,有效扭转了市场预期。随着经济展现韧性,债券市场失去了收益率持续下行的核心动力。
展望后市,华宝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李栋梁预计,未来债市波动加大。8月-10月处于季节性“逆风扰动”阶段,债市面临的扰动因素会有所增加,债券收益率呈现易上难下的格局,市场交易空间随之压缩;在11月-12月期间,机构开始提前就下一年的组合进行配置,收益率下行概率再次放大。
在操作思路上,国泰基金的基金经理胡智磊认为,货币政策仍有必要继续保持宽松,债市出现超调或转向的概率不大。若权益市场由快速上涨转为震荡、“反内卷”相关行业商品价格冲高回落或人民银行重启买债,债市情绪有望快速企稳。站在目前位置,对债市不悲观。如果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75%附近、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附近,或具有较高性价比。策略上可以逐步加仓,博弈后续市场情绪回暖之后的修复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