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全国科普月全面启动 科技资源加速科普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吴蔚2025-09-08 08:15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科普日”提升为“科普月”,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记者从国新办发布会上了解到,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已全面启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展品将首次集中推出,更多科技资源加速科普化。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倪志宇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将组织“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等六大版块活动,打造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

“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园区、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将面向公众开放,各类科技场馆、科技社团等将围绕科技前沿、重大成果,打造专题展览、科普报告、主题科普活动,让公众身临其境感受‘未来已来’,不断增强对科技创新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热情。”倪志宇介绍,其中,科技馆与高校、科技企业共创的“科普创新实验室”,首次集中推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创新展品,为科技资源科普化探索实践路径。

科技部九司司长刘育新表示,截至目前,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额达到215.06亿元,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共计215.62万人,全国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共计1779个,全国各类科普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也表示,近五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37%,提前完成2025年阶段发展目标,这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继2020年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人力资源基础之后进一步显著提升,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不均衡状况已明显改善。

作为科普工作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在做好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科普和科学教育工作。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周德进透露,中科院在做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工作的基础之上,还开展了“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整合院内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与教育部持续组织“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和“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等,为来自全国的3000余名一线骨干科学教师提供培训。“中科院还累积了200余门精品的科学教师培训课程,打造了七季科学公开课,共产出161节网络科学课程,传播量超过2亿人次,积极服务于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