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家公募上半年净利润合计近92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王宁2025-09-01 08:02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8月31日记者发稿,已有24家公募机构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其中,18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七成。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多数公募机构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受市场环境改善、产品创新与效率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同时,从目前已有的经营数据来看,行业头部效应仍较为突出,这或与竞争加剧、费率下行等挑战有关。未来,具备投研核心能力、数字化运营优势突出,以及拥有全球化业务的公募机构将持续领跑。

11家净利润超亿元

上述24家公募机构中,有11家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超过1亿元,8家净利润在2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5家出现亏损。其中,易方达基金以18.77亿元暂居第一,较去年同期增长23.84%;工银瑞信基金以17.45亿元暂居第二,同比增长29.64%。

上述11家净利润超1亿元的公募机构当中,多数机构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仅有1家同比下滑36.16%。

对于上半年业绩走强,有机构表示,主要受市场环境改善、产品创新与效率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如广发证券半年报表示,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整体呈现稳健良好发展态势,在政策支持引导下,公募基金公司持续强化投资者回报,大力发展权益基金,积极推动浮动费率、科创主题等产品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理财需求。

华泰证券半年报也表示,上半年公募基金公司坚持合规管理与业务发展并重,持续增强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能力,强化特色产品前瞻布局,积极构建以AI(人工智能)技术重塑业务的赋能模式,完善全流程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跨周期、多元化的综合资产配置能力,资产管理总规模保持增长。

据了解,部分头部公司在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的同时,也积极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华泰证券半年报表示,年内南方基金持续拓展、优化产品布局和业务体系,积极打造以数智化、平台化为支撑的价值创造能力。截至报告期末,该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增至2.59万亿元,其中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为1.38万亿元。

业绩分化明显

整体来看,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呈现出头部效应突出、首尾业绩分化明显等态势。

数据显示,除上述11家盈利超过1亿元的公募机构外,包括创金合信基金、财通基金、长信基金、兴银基金、东方基金、长盛基金等在内的8家公募机构,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在2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另有华西基金、浙商基金、江信基金等5家公司出现亏损,其中有3家公司亏损均超千万元。

某公募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头部基金公司在规模、品牌和投研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公募行业费率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下,头部机构可通过规模扩张降低产品费率,结合品牌溢价提升收入质量,加强投研与渠道能力巩固市场地位,最终形成首尾分化格局。同时,随着未来头部机构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中小型机构突围的难度会持续加大,需通过精准定位、差异化业务布局和精细化运营才能够实现突围。

责任编辑: 胡青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