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奔赴而来 老字号加速焕新 ——上海擦亮首发经济金字招牌
来源:证券时报 2025-09-01 A002版作者:陈雨康2025-09-01 06:46

证券时报记者 陈雨康

从驶进市中心的“路易号”路易威登(LV)巨型游轮,到排起长队的二次元快闪店,上海正不断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首发、首展、首秀,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首发经济集聚地。据统计,今年1—5月,上海新增首店364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10家,全国及内地首店63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超20%。上海首发、首店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

发展首发经济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记者近日在沪调研发现,上海首发经济玩法颇有特色。除了不断吸引国际品牌外,上海也擅长将首发经济同历史空间、本土文化等传统元素融合,让经典焕新。上海首发经济的蓬勃生长,既源于开放的制度保障、高效的服务供给与优良的生态氛围,更植根于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沉淀和奋进。

首发经济领跑者

走进上海南京路上的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宛如来到一个“多巴胺”色彩实验室。孩子们追逐着地板上的七彩投影,情侣们举着联名薄荷杯与3D墙绘合影,收银台前长队蜿蜒……

作为全球首个场景式IP联名集合店,该店已是上海南京路新地标,更成为上海首发经济的一大标杆。名创优品区域经理杨玉琳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名创优品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自去年10月27日开业以来,单店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7月份门店销售额突破1400万元,创下了单月最高纪录。

融合全球顶级首发首秀IP资源,是该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杨玉琳告诉记者,开业以来,IP系列产品贡献了高达79.6%的销售占比。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以“IP乐园”为特色,已累计发布超135个IP系列,包括12档全球首发IP。

上海是全国最早提出首发经济概念的城市,已成为国际一线品牌首展、首店、旗舰店的钟情之地。纵观整个上海,黄浦区是首发经济的翘楚。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黄浦区引进各类高能级的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合计919家;今年通过企业内容创新和场景再造,黄浦区吸引了优质首店、旗舰店69家,位居全市第一。

将首发、首店、首秀和历史空间改造焕新相结合,是黄浦区发展首发经济的一大特色。

在知名地标外滩附近,有一座百年历史建筑老市府大楼(原工部局大楼)。为了让它重现风貌、重塑功能,2015年起启动项目改造工程,一年前工程基本完成。如今,这座历史建筑成为了外滩区域高端品牌发布的首秀地。

外滩投资集团副总裁朱亦锋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这里已举办重要活动11场,初步打造成外滩区域高端品牌发布的首秀地。不久前,携程旗下全球首家文化餐饮沉浸式体验店“携程·味之道”也入驻开业。

首发经济与本土文化共舞

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上海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其中提到,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打造一批全球新品首发地标、吸引全球优质品牌开设首店等是重要举措。

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浓厚的消费氛围,形成了上海对首发、首店、首秀的强引力。数据显示,上海有近千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包含70余家国际消费品牌中国总部。2024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万亿元,保持全国城市首位。197家“中华老字号”与上千国际品牌同频共振,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商业生态。

作为以商业服务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上市公司,百联股份近年来在沪深耕首发经济,已形成差异化布局和优势。

百联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百联股份旗下项目开设全球首店3家、全国首店18家、城市首店18家。其中,百联TX淮海单家商业综合体,上半年就带来了Liberaiders全国首店等14场高能级首店、首发、首展。

“首发经济的商业逻辑在于对地域文化的深度共情与对消费本质的持续叩问,只有在差异化的土壤里让首发经济有机成长,才能长出独一无二的参天大树。”百联股份上述负责人表示。

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潘红虹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商业基础设施完备,具备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既有淮海路等传统商业街区,也有新天地等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地标,更有前滩太古里等新兴商业综合体,为品牌首发提供丰富选择。

“重视品牌与本土文化融合,是上海发力首发经济的重要经验之一。”潘红虹表示,诸多品牌在沪的首发活动或首店设计都融入上海地域文化元素,增强了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另外,上海还推动首发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提升首发活动的运作效率与实际效果。

优质营商环境护航首发经济

今年6月,一艘由路易威登行李箱堆叠而成的“巨轮”亮相上海南京西路商圈,成为了上海的“顶流”景观,是上海深耕首发经济的硕果之一。路易威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彼得罗·贝卡里直言:“如果不是在中国,就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工程。”

彼得罗·贝卡里的感慨,表明上海已将营商环境锻造成首发经济的长板。记者了解到,“路易号”巨轮项目从开始筹备到6月下旬登场,仅历时3个月。期间,上海市静安区坚持“周调度+重大事项即时研判”,与市级部门保持紧密对接,最大程度优化流程。其中,内部装修许可证3天批复,开业消防检查通过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在制度创新方面,今年一季度,上海发布“首发上海3.0”政策,涵盖10项支持政策,包括试点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首发进口化妆品快速通关模式、优化进口首发新品通关便利“企业服务包”举措等,从展会支持、通关便利、财政激励等多个维度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全球新品的首发环境。

潘红虹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海出台一系列鼓励首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制度环境。随着首发产品多样化和新技术应用,产品质量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挑战,建议上海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效能,明确高科技产品质量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出台专门针对首发产品的保护政策。

“另外,在高端消费品牌方面,本土品牌相对较少,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有待提升。”潘红虹说,建议加大本土高端品牌培育力度,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推动本土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