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金融与跨境互联 共绘湾区金融协同发展新路径
来源:证券时报 2025-09-01 A002版作者:吴少龙2025-09-01 06:46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8月30日,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全面合作发展”为主题,集结国内金融监管层、经济领域专家及行业领军者,围绕科技金融赋能实体、跨境金融互联互通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形成多项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共识。

科技金融如何助力创新转型成为论坛核心议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明确提出,科技创新需突破“跟随性”瓶颈,转向“前沿性”攻坚。他建议,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加大重大科技攻关、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又切实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增强前沿创新能力,为我国更长时期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针对湾区科创痛点提出“四个转向”策略:一是从跟踪追赶转向部分领域引领超越;二是从集成创新转向原始创新;三是从终端产品创新转向中间品创新;四是从协同创新转向创新集群。

在金融服务实体的落地举措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认为,金融要服务于四个方面的发展:一是服务于高质量发展;二是服务于科技创新发展,要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探索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发展机制;三是服务于大力提振消费,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四是服务于服务业加快发展。

针对湾区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介绍,近年来粤港澳互联互通不断升级,通过香港更紧密地连接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其中,债券通方面,推动“南向通”扩容,将投资者范围从原来的银行类机构扩大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四类非银机构。澳门金融管理局代主席黄善文表示,未来,希望更多大湾区企业到澳门发债、融资,进一步发挥澳门作为中葡金融服务平台和大湾区联通平台的作用。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今年1至7月,香港金融市场共融资1279亿港元,全球排名第一。目前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超过200家公司,其中有不少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科技企业。目前正在与沪深交易所就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交易的优化措施进行紧密合作,希望可以尽快落实,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应持续深化高水平金融开放,努力在国际竞争中树立标杆。他建议,作为我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大湾区未来应突出三个方面:一是注重错位发展,推动湾区内城市在竞争中实现合作共赢;二是深刻理解“面向世界”的双重含义——既要“引进来”,通过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也要“走出去”,在国际上树立标杆;三是依托大湾区的区位与制度优势,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