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平台外卖大战,“战况”几何?财报透露了这些信息量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瞬2025-08-29 20:10

今年二季度,京东、美团、饿了么三大平台掀起的外卖补贴大战震惊了整个市场。

虽然在监管部门约谈后,三大平台齐齐发声将抵制不理性竞争,但这场补贴大战的“恶果”才刚刚显现。

随着京东、美团、阿里巴巴陆续发布二季度财报,这场外卖补贴大战的“战况”才第一次展现在市场面前——外卖平台的利润显著下滑,虽然市场早有预料,但其下滑幅度还是颇为“惨烈”。

在这一背景下,8月28日的港股市场上,三大外卖平台背后的京东、美团、阿里巴巴股价也是齐刷刷下跌。

外卖平台利润大幅下降

对于本次三大平台的具体“伤情”如何,还是先从各家的业绩说起。在收入和利润方面,京东和美团在本季度基本都是增收不增利,且利润大幅下滑;而阿里巴巴则因为大规模补贴出现在7月,因此在二季度的影响有限。

1.京东:利润同比下滑超50%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3567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加22.4%。

2025年第二季度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2亿元,2024年第二季度为人民币126亿元,同比下滑50.8%。

经营利润率2025年第二季度为负0.2%,2024年第二季度为3.6%。对此,京东在财报中解释为“由于对新业务的战略投入增加导致”,相关新业务即为外卖等业务。

2.美团:利润同比下滑89%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由2024年同期的823亿元增长11.7%至918亿元。

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由2024年同期的136亿元下降至14.9亿元,同比下降89%。

美团表示,由于外卖行业竞争激烈,受本季度开始的非理性竞争影响,经营溢利同比下降75.6%至人民币37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至5.7%。

3.阿里巴巴:利润影响或在三季度显现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为人民币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若不考虑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的收入,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将为10%。

2025年第二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335.1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406.91亿元下降18%。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阿里巴巴是在今年4月底才推出淘宝闪购,且在7月才推出大规模补贴,因此本季度其外卖相关的收入增长也不大,对利润的影响也并不太明显。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三个月,阿里巴巴的实时零售业务(包括通过淘宝闪购服务和饿了么app产生的收入)收入约为148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32亿元增长12%,主要是得益于2025年4月底推出的淘宝闪购所带来的订单量增长。

而在利润之外,从三大平台的财报中也不难发现,三大平台的销售支出和营销费用均大幅攀升。

1.京东:营销开支增加151亿元

营销开支由2024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119亿元增加127.6%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70亿元。营销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2025年第二季度为7.6%,2024年第二季度为4.1%。该增加主要是由于用于新业务推广活动的支出增加。

2.美团:销售及营销开支增加77亿元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4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148亿元增加51.8%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22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由18.0%同比增加6.5个百分点至24.5%。金额及占收入百分比的增加主要由于业务发展以及为应对外卖及实时零售业务的激烈竞争而不断调整的业务策略导致推广、广告及用户激励的开支增加。

3.阿里巴巴:销售和市场费用占比提升8个百分点

若不考虑股权激励费用的影响,销售和市场费用占收入比例将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13.3%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三个月的21.3%,主要是由于对淘宝闪购以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的用户体验和用户获取的投入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平台对于各自在本次补贴大战中的成效也有不同的表述,且颇为有趣:

1.京东:成功达成初期战略目标

京东外卖业务取得健康发展,不仅在订单量增长、商家数量扩大、全职骑手招聘等方面稳步推进,更重要的是与京东零售以及其他现有业务形成有效协同,成功达成初期战略目标。

2.美团:营销活动加速了新用户转换

美团表示,营销活动加速了新用户转换,同时会员项目提升了用户黏性,共同推动年度交易用户的平均购买频次创历史新高。此外,会员项目推动了更多交叉销售。

3.阿里巴巴:带动淘宝app月活用户增长

淘宝闪购强化了淘宝app在中国电商行业的领先地位。阿里巴巴在实时零售的大幅投入,旨在建立实时零售的消费者心智和扩大业务规模,在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三大平台股价齐齐下跌

不仅是业绩“受伤”,三大平台的股价也颇受影响。

在这样的业绩和预期下,近期三大平台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均不太佳。尤其是美团在8月28日股价大跌12.55%,京东下跌超5%,阿里巴巴下跌超4%。

虽然在8月29日,三大平台股价全部飘红,但从4月以来,京东股价累计下跌约25%,美团累计下跌约34%,阿里巴巴累计下跌约8%。

相比之下,恒生科技指数自4月以来的涨幅超过5%。

而对于后续的市场判断,交银国际在有关美团业绩的报告中指出,三季度外卖竞争加剧,美团于7月12日宣布日单峰值超1.5亿,按此前季度日均单量/峰值比例判断,预计美团即时配送单量三季度日单或同比增16%,但受补贴及商家投入战略调整影响,预计即时配送收入或同比下降6%(餐饮+闪购),亏损或超150亿元。

东方证券在点评京东最新业绩时指出,公司二季度收入明显加速,高频外卖引流带动主站与物流业务均提速,但利润受外卖补贴拖累明显不及预期。三季度随行业竞争极速加剧(阿里进入),公司开始减小外卖补贴力度,东方证券判断,尽管2025年公司外卖亏损幅度上修,但预计因阿里加入,京东外卖补贴力度及持续时间将缩短。

校对:刘星莹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