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教中学?师资小学富余、中学紧缺问题求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王峰2025-08-29 16:01

“教了一年高中,感觉自己越来越适应了。”福建省厦门市一所新开办高中的思政课教师陈楠说。

陈楠是这所高中开办时从市内其他学校遴选来的,她以前是一名初中思政教师。

近日,“小学老师教高中”话题备受社会关注,小学教师在面临过剩的背景下如何安置流动,关乎数百万人的工作和生活。

但这不是一个新情况。陈楠所在的厦门市,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从小学、初中遴选高中教师。

“跨学段任教的远非我一个人,当然,初中老师教高中的多一些,小学老师教高中比较少见,只有那些有高中教师资格证的小学老师才有机会。”陈楠说。

我国学龄人口正经历“排浪式”变化,由此带来小学教师富余、初高中教师紧缺,跨学段任教不失为调剂余缺的好办法。未来一段时间,教师也会“升学”,学生说不定会在高中校园里重逢自己的小学老师。

但这应是一场双向奔赴,学校既要遴选合格的教师人选,而不是盲目分流安置,也要尊重教师的个人意愿,让每一名教师在合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教师资源结构性变化

需要多少名教师,主要由在校学生人数决定。随着出生人口变化,我国各级教育学生人数正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学前及小学阶段学龄人口已分别于2020年和2023年达峰。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幼儿园在园儿童4818.26万人;2023年我国小学在校生1.08亿人,比2024年多210万人。

2016年—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意味着小学适龄人口将继续减少。如果生师比标准不变,小学教师面临总量富余。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有小学专任教师659.01万人,比上年减少6.62万人,这说明退出教师岗位的人数已经超过新任教的人数。

“就在2023年之前,小学入学人数不断增加,小学教师缺口紧张,我们还在费尽心思补充教师,一方面每年都招聘新教师,只要空出编制就不让编制空置,另一方面将初中的富余师资调整到小学任教。”山东省某地级市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到现在,终于不用在开学前急着给小学找教师、找教室、找校址了,但又开始发愁教师总量富余,没有补充高学历、高素质小学教师的空间了。“这位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初中、高中学龄人口还在迎峰度峰。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初中在校生5386.16万人,比上年增加142.47万人;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2922.28万人,比上年增加118.65万人。

有专家测算,全国初中及高中学龄人口峰值将分别于2026年和2029年出现。特别是高中阶段,由于生源还从中职学校向普通高中转移,师资压力更大,教育部鼓励在教育基础薄弱县、人口集中流入地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高中学校。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6.57万、8.7万人,且生师比都有所扩大。这说明,初高中需要且正在补充教师,已补充的教师可能还未能完全匹配增加的学生。

“初高中教师配置与小学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初高中学生达峰后,生源会出现下降,如果大量招聘新教师,届时初高中教师面临富余的情况可能更大。”上述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由于前几年大量招聘新教师,有的地方的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年轻教师占比相对较高。如果继续补充新教师,今后出现总量富余后,可能会影响教育队伍管理和质量建设。

正是因为不同学段间的生源和师资变化,跨学段任教成为一个灵活、可行的师资配置办法。

跨学段任教的难度

2025年8月,福建省长汀县教育局发布公告,提出遴选30名小学教师到初中学校任教,基本条件包括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学历,具有遴选岗位相对应学段学科的教师资格证,近3学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等。

一些其它地区也发布了教师跨学段转岗公告。比如,6月,龙岩市新罗区决定从小学选调100名教师转岗到初中任教。3月,连江县面向全县在编在岗的小学、幼儿园教师,选调到初中学校;南平市建阳区从全区小学在编在岗教师中,公开选调58名持有中学教师资格证的专业教师到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任教。

另外,据媒体报道,在山东省临沂市,在秋季学期开学前,有的小学教师接到了参加高中教师选拔的通知。

“对思政课教师来说,跨学段任教的难度相对较小,现在国家正在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对其他学段的思政课教什么、怎么教并不陌生,也会开展一体化教研活动。“陈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从初中到高中,难度还是有的。比如思政课是高考科目,学生应试、提分的需求更强,高中生年龄更大、思想更成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更高。”陈楠进一步表示。

谈到自己通过遴选到高中任教的原因,陈楠说,很大部分是因为家庭,因为爱人工作变动和孩子上学,她来到新学校工作,可以更好地照顾家庭。

但同时,家庭顾虑也是阻碍教师流动的重要因素。很多年轻人选择当教师,就是看中了这份工作的稳定性,特别是当成家以后,教师流动可能导致夫妻分居、子女上学等问题,反过来阻挠教师的流动。

小学教师教初高中,还需要符合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规定。

“目前,教师跨学段跨学科资格互认渠道尚未打通,教师资格证按照学段和学科严格分级,持证教师只能在对应学段或学科任教,跨学段和跨学科转岗没有自动通道。” 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善槐说,“小学教师调配至中学需重新考教师资格证或二次培训后才能上岗。”

教师跨学段任教能力培养也较困难。刘善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多数教师在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中仅接受某一学段或学科的系统训练,缺少对其他学段或学科核心概念、方法与教学范式的深入理解。这种局限使教师难以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实现知识迁移与整合应用,进而导致跨学段和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实施效果不佳。

打通师资跨学段调配通道

跨学段任教有难度,但也有必要,稳妥有序落实关键在于完善相关机制。

在重庆谢家湾学校,部分学科的教师兼任小学部、初中部教师。道德与法治、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等学科,教师同时担任小学部、初中部教师,以此增强学科知识的纵向整合。

重庆谢家湾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九年一贯制教育模式下,小学和初中教师具备跨学段任教的可能性,有利于教育衔接一体化。

目前国内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已经不少,但很多学校仍认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只是“小学+初中”,小学、初中分开管理、分开教学,在教师招聘和师资配置上也将小学和初中进行区分。

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介绍,该校实行一体化贯通,教师跨学段任教,小学高段和初中部开展分学科分层动态走班,以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北京等地,则在进一步探索新型集团化办学,纵向上,小学、初中和高中同时存在,小学生直升初中,初中毕业生也可以通过衔接机制绕过中考升入集团内高中,学生在一个教育集团内接受连续培养,教育集团的校长和教师也可以构建连续培养的体系。

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集团化办学,这类贯通式培养机制,有助于打破教师使用的学段限制。

刘善槐还认为,要打通师资跨学段调配通道。为了实现师资在学段间高效配置,可以优化教师的岗位招聘标准,适度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建立教师“低聘高招”的聘用制度,优先招聘具有中学教师专业资质的小学教师,优先招聘具有高中教师专业资质的初中教师,以满足学龄人口“排浪式”变动过程中师资跨学段调配的需求。

鼓励并优化教师跨学段任教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教师的适配性。

“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并不同,优秀的小学教师,并不一定胜任初中或高中教学,一些地方强制要求小学教师接受转学段任教安排,除了不尊重教师的意愿外,还忽视初中、高中的教学质量保障。”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

熊丙奇认为,不能以应付的方式对待生源高峰期的初中、高中师资需求,这会影响到社会对初高中教育的满意度。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