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桥 中国的美(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2025-08-28 10:50

广东潮州广济桥。

孙立君摄(影像中国)

河北石家庄赵州桥。

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浙江杭州拱宸桥。

方临明摄

浮桥

江西赣州古浮桥。

胡江涛摄(人民视觉)

梁桥

福建泉州安平桥。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拱桥

云南建水县双龙桥。

张国盛摄(影像中国)

索桥

贵州黄平县重安江上的铁索桥。

胡雁摄(人民视觉)

你知道吗?目前中国桥梁总数已超100万座。古桥如诗,记录了悠久历史;现代桥梁如虹,跨江越海气势磅礴。中国的桥,遍布城乡、千姿百态,熔铸力学与美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凝聚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认知与哲思。透过桥上桥下,我们看到人文中国的风景历久弥新。

——编  者

世界现存最早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赵州桥

古桥神韵今犹在

记者  邵玉姿

35张定制白棉艺术蚀刻纸,立体拼贴出弧形桥洞,在灯光下投映出深浅不一的阴影。镜头拉近,栏板上的吸水兽浮雕微微凸起,缠枝莲的卷叶似在风中轻摇……

“太酷了!想把这座赵州桥‘搬’回家!”直播间里,看着青年剪纸手艺人康博文的剪纸作品《赵州桥韵》,网友在线点赞。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洨河上。赵州桥始建于隋朝,是世界现存最早、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开创了“敞肩拱”的结构形式。

“赵州桥的美,具有穿透岁月的力量。”康博文自小熟知工匠李春造桥的故事,桥上的“券痕”尤其令他感到震撼。

“券痕”里藏着古人的智慧。赵州桥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主桥券由28道拱券组成,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每道拱券厚度为1.03米,由43块拱石纵联组成。拱券的并列砌筑,不仅创造了世界奇迹,还有利于后期的修缮:若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只要替换成新石即可,无须重修整座桥。

“赵州桥拱券的并列砌筑,与刻纸的立体叠层拼接,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美术出身的康博文,把目光投向了立体剪纸。

“桥身的4个‘敞肩拱’可以分流洪水、减轻桥重,既化解了实用难题,又呈现出长虹饮涧的奇观。”康博文团队做了上百个模拟动画,让剪纸弧度精准呼应古桥“初月出云”的气韵。

细节里藏着对古桥的敬畏。康博文尝试了10余种纸样,最终找到白棉艺术蚀刻纸,叠加后既有石头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明暗变化,“就像赵州桥的桥身,穿越古今始终‘呼吸’。”2024年,他创作出剪纸作品《赵州桥韵》,一年来销量约3万件。

赵州桥的美不只在孩子们的课本里,也装进了文创产品里;赵州桥的智慧不只在拱券砌石里,也走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用立体剪纸“诠释”古桥神韵,康博文感叹:“对智慧的探索,对美的追寻,是穿越古今、亘古不变的主题。”

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

桥为民造凝匠心

记者  姜晓丹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广东省潮州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讲解员谢欣桦,用潮州方言唱起了这首民谣。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横跨韩江两岸,集浮桥、梁桥、拱桥于一体,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1988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谢欣桦如数家珍。

古桥为民而造。广济桥始建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50多年。当时为了方便百姓过江,人们在江心筑石墩,用86只梭船连成浮桥,取名“康济桥”。经过300多年的接力修建,到明嘉靖年间,梭船减至18只,形成了现在“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格局。

“这些石梁每根都有五六十吨重,最长的达18米!”谢欣桦指着桥面说,“2003年重修时,严格遵循‘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全部使用整块花岗岩复原桥梁。”最神奇的是浮桥段,18艘木船每天定时开合,正常天气情况下,上午通行、下午通航,古时就有这样的设计,既便民又兼顾航运与防洪。

“凌霄”“冰壶”“青霭”……漫步桥上,谢欣桦引导游客欣赏形态各异的亭台楼阁。“桥上的12座楼台从东西边看去,没有一个相同的,故称‘廿四楼台廿四样’,这些建筑也催生了独特的‘桥市’。”谢欣桦绘声绘色地描述,“想象一下,古时桥上商铺林立,热闹得听不见江水声,因此有了‘一里长桥一里市,到了湘桥问湘桥’的趣谈。”今天,非遗集市、传统文化展演等成了“桥市”的新看点。

在一座古朴的牌坊前,谢欣桦停下脚步。“这是桥上唯一的一座牌坊——‘民不能忘’坊。”她介绍,“清代一次发洪水,当地官员带着百姓抗洪修桥,后来百姓众筹立坊纪念。”

一座广济桥,是古人匠心智慧的结晶,也是沿用至今的交通枢纽。桥为民造,通达四方,广济桥承载的美好愿望代代流传,历久弥新。

京杭大运河南端地标拱宸桥

长虹卧波显灵韵

记者  江  南  窦瀚洋

凌晨4时,浙江杭州,城市逐渐苏醒。大运河之上,拱宸桥正悬在昼夜缝隙间。桥边,80后摄影师方临明按下快门,拱宸桥的“蓝调时刻”被镜头定格。

方临明是杭州市拱墅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也是拱宸桥的“站哥”。10多年来,他用镜头聚焦最多的就是这河、这桥。

古桥有故事——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地标。拱宸桥的美,在于它承载的历史文脉。拱宸桥始建于明代,是杭州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形制雄浑而秀雅,三孔薄墩联拱如长虹卧波,青石桥身与流水相映,彰显江南水乡灵韵。其高大拱券专为漕船通行而设,伴随漕运兴衰,独特审美凝于石纹水影之间,成为具有包容性与时代感的艺术杰作。

于杭州而言,拱宸桥不仅是一道横跨运河的石梁,更是时光凝成的诗行。杭州因水闻名,河从城中过、城在河边生。数百年来,拱宸桥静默伫立于烟波之上,将水乡的灵动与市井的温情,悉数编织进这座城市的血脉里。

络绎不绝的商船穿过桥洞一路北上,闯荡天地的游子,看到桥就找到了乡愁的“坐标”;麻纺印染业、仓储运输业、造船业,运河见证了杭州近现代工商业的萌发……

古桥有新韵——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桥周边悄然浸润着诗意与新生。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兼具市井烟火气与文艺雅趣;桥东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提升改造,数字技术带来沉浸式体验;大运河国际诗歌节等文化活动举办……站在桥上,往东看是高楼耸立的现代城市,往西看是粉墙黛瓦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产与现代繁华隔水相望。在方临明眼中,“这就是桥的魅力,连接两岸,也连接古今。”

古桥有人气——

“行在(杭州),环城诸水,有石桥一万二千座。”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写下“千桥之城”。西湖断桥、梦笔桥、西泠桥、涵碧桥、霁月桥、碧天桥、折桂桥……融汇古今、灵动开放,一座座桥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坐标,更在时光流转中演绎着水的情致和历史的回响。

这段时间,西湖景区柳浪闻莺附近的新横河桥热闹起来,桥底总会见到长长的队伍,拍摄桥洞、绿植、溪水三景同框,以及金光穿桥洞、虹桥跨碧波的美景。不少市民赶在清晨人少时,特意拐个弯来“打卡”。“人在桥上看风景,人与桥也组成了一道景。”市民张帆感叹。

艺趣

古桥类型知多少

中国古桥,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梁、拱、索、浮四大桥梁。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古桥,是中国古桥的典范。

梁桥,用梁作为直接主要承重构件。最早的梁桥是简支的竹木梁桥,后来以石易竹木,建设石梁桥。福建安平桥长约五华里,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拱桥,在墩台之间以拱形的构件来作承重结构。以材料分有石、砖、竹、木,石拱桥最为普遍。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的典型,《清明上河图》中北宋都城汴梁的虹桥则是独特的木拱桥。

索桥,多建设于峡谷,两岸山崖较陡,水深流急,不易立柱作墩,则以悬索为桥。以材料分有藤、竹和铁,以结构分有单索、双索、三索、多索等。代表有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泸定桥。

浮桥,是连接可浮体在江河之上的桥梁形式,浮体多用木船,故又称舟桥,此外还有木排筏、竹筏、皮筏乃至车轮等浮体。浮桥修造简易,在古代难于造桥的大江大河上多见。江西赣州建春门浮桥,横跨400多米的江面,已有800多年历史。

当然,桥还有许多其他类型。桥上设亭,为亭桥,江苏扬州瘦西湖五亭桥,桥设五亭如众星拱月。还有廊桥,全桥都建桥屋,广西三江程阳桥,每个桥墩上都建重檐高阁,变化万千。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