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不等于高得房率 回归品质方为正道
来源:证券时报 2025-08-28 A001版作者:吴家明2025-08-28 06:46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今年以来,“好房子”成为民生领域热词,引发广泛关注。不过,不少购房者反映,一些新房项目将不计入建筑面积的阳台、露台、飘窗、夹层等区域面积打包算进套内面积,制造“得房率超100%”的营销噱头。一些城市的新房得房率甚至已“卷”到130%。

一般来说,住宅的得房率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的比率。由于公摊面积客观存在,住宅的得房率通常情况下不可能超过100%。近年来,各地推出相关的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办法,对阳台面积、飘窗深度等标准进行调整。此后,市场逐步催生出一批高得房率的“新规产品”。相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新规产品”去化率较高,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购房者对高得房率产品的青睐。不过,这也让部分开发商衍生出更多“偷面积”的灰色操作。

购房者追求实惠,希望有更高的得房率本无可厚非,但盲目追求高得房率指标,一定程度上是对“好房子”标准的误读。

“好房子”产品不代表“高赠送”。真正的“好房子”应在产品设计、建筑质量、社区服务、绿色节能、配套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今年5月正式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也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理解这些规定,对“好房子”的概念正本清源,才有利于将各参与主体的关注重点,聚焦到提升建筑质量、优化规划设计以及提高服务水平上来。这些才是全方位提高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也是“好房子”政策的初衷。各地应紧扣规范要求,加快出台地方实施版本,推动“好房子”建设进程持续加速。

责任编辑: 刘少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