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进入8月,深圳二手房市场成交出现回暖势头。其中,次新房受到购房者的关注。
8月18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周全市二手房(含自助)录得1265套,环比增长4.0%。至此,二手房周录得量出现三连涨。
此外,记者查询多家大型房产中介平台的数据也发现,近期深圳二手房市场维持一定的“热度”。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8月1日至17日,乐有家深圳门店二手住宅签约量比去年同期上涨47%,市场好于去年同期,且近3周门店签约量整体持平,维持在相对活跃状态。从成交结构来看,300万元以下刚需房源被加速“抄底”。截至17日,300万元以下房源成交占比相较7月提升2.5个百分点,达到29.1%。
深圳贝壳研究院最新监测的数据则显示,上周贝壳深圳合作门店的二手房成交呈现显著回暖态势:不仅签约量大幅增长,比前一周增长高达26.3%。作为成交先行指标的带看量亦同步提升,较前一周增长16%。
记者走访深圳多区的二手房市场,多位资深房产中介经理表示,进入暑期之后深圳多个片区的二手房成交还是维持一定热度,只是市场仍延续“以价换量”态势,但次新房价格有所回暖。
在房地产市场中,次新房是一个常见的术语,通常指的是那些已经有人居住过但楼龄相对较新(一般为5到10年)的住宅,这些住宅通常已经过了开发商的保修期,但房屋的磨损程度相对较低,居住体验接近于新房。
有购房者对记者表示,许多近几年开盘的次新房小区价格已经出现一定的跌幅,价格“倒挂”是最为吸引的地方。此外,购买次新房不用像新房那样等待交房,同时也可能具备一些新建房屋所没有的成熟社区设施和便利条件。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7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二手房价格跌幅出现收窄信号。7月份,70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5%,但跌幅比6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跌幅收窄影响。不过,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则有所扩大,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1%、0.9%、1%和0.9%。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7月是楼市的传统淡季,而且从6月开始政策端“真空”特征显现,增量政策落地低于预期,市场就开始呈现下行态势。
李宇嘉预计,考虑到二手房挂牌量增加,前期价格降幅比较明显,低总价、低单价的房源仍然很多,深圳刚需刚改群体规模较大,加上目前的贷款和利率条件非常友好,预计未来深圳二手住房交易继续在高位徘徊。新房方面,市场将呈现出“个别明星盘热,多数楼盘平淡”的特征,相互之间竞争压力大,新房相比二手房市场回调压力较大。